決策與解決問題不只解決現象,更要解決問題

不只解決現象,更要解決問題

不只解決現象,更要解決問題

Varavin88/shutterstock

看到問題便倉促出手,雖能解決一時的現象,但病灶猶存;唯有深入問題的本質,才能找出可真正解決問題的長效策略。

前陣子朋友因急症就醫,折騰了半天仍待在急診室;原本以為是排不到病房,追問之下才知道,不是沒病房,而是護理人員不夠。

少子化是護理人員短缺最直接的理由。然而,根據教育部統計,106至109學年度,全台各護理科系平均每年畢業人數逾1.4萬人;但108至111年全國執業護理人數,平均每年僅增加4800餘人,等於每年有超過9000位接受過多年護理專業訓練的年輕人,並未從事第一線的護理工作。

受限於健保制度,醫院屬非「營利」機構,進而限制醫護人員的待遇上限,也同步壓縮醫療照護的服務品質。反觀未納入健保體系的「醫美」領域,工作環境美輪美奐,賺得多、給得多,醫師、護理師、職員個個親切溫柔。對比之下,拯救生命、治療病痛的醫療院所的工作形同血汗戰場。設計錯誤的制度若不修正,現狀就不可能改善。

女生納入社會替代役系統,施以照護訓練

台灣面臨詭譎多變的地緣政治風險,除了積極備戰外,已決定將義務役役期延長為一年。在此情境下,建議將女生也納入社會替代役系統,施以照護訓練,並投入醫療院所,提供非醫護治療的周邊服務,一來可分攤正規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再者遇有天災人禍等急難狀況時,也能提供基本的急救照護功能,維持社會運作機制的韌性。

退一步來說,萬一「台海有事」,目前在療養院、家庭從事看護的社福移工必然奔逃返國,屆時全台22萬個外籍看護的人力缺口要如何填補?設想,一旦有20餘萬個家庭為了照顧老、幼、病的家人而影響工作和生活,台灣社會恐怕就當機了。

過去在國、高中階段,除了軍訓課外,還安排男生上工藝、女生學家政,以培養日後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現在環境大不同,建議有關單位針對台灣當前處境,規劃當生活、生存遭受重大衝擊時,所需具備技能的相關課程,且男女生都要學習,作為儲備社會韌性的資本。

當前每年有近20萬個年輕人步入社會,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常稱這群社會新鮮人是只知自我、抗壓性低的草莓族。若能讓年輕人在離開校園、進入職場之前,藉著社會替代役的歷練,接觸多元化的社會,學習與背景相異的人互動,更有助於培養完整成熟的人格特質。

經過努力付出,會更珍惜所擁有的。強化居家安全、社區安全、社會安全,應是不分性別,全面推行社會替代役的精神。

透過共乘和分流,化解內科交通尖峰夢魘

儘管少子化的後遺症逐漸顯現,但台北市內湖科學園區的車流則是與日俱增,交通打結現象是多年難解的沉疴。

大內科園區吸納不少企業總部,在此上班的多屬白領員工,自行開車的比率高,也成為交通尖峰時期的夢魘來源。根據北市交通局調查,大內科的通勤族只有三成選擇大眾運輸工具,以私人運具通勤者高達七成。

其實,交通局早在104年便進行研究,提出多個解決方案,包括增加捷運及公車班次、興建捷運新路線、打造基隆河藍色水道等;這些方案不是緩不濟急,便是受預算預制而滯礙難行。改善大內科交通也成了歷任首都市長選舉的重點政策,可是多年下來,有想法、沒作法;前市長甫卸任三個月就說了真心話:「內湖交通沒救了!」

以我多年來每天上下班時段都塞在內科車潮中的觀察,有些想法對紓緩內科尖峰車流,或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共乘和分流。

內科有許多上市上櫃公司,中大型企業現正積極導入ESG,除了進行與企業營運相關的減碳措施外,推動員工共乘對節能減碳的成效也顯而易見,更能讓永續精神落實至每位成員心中。

此外,前述交通局的調查,有82%的內科員工集中在上午9點上班,以致區域自8點半開始便湧進大量車潮。園區企業若能盤點工作流程,設計分流上班機制,在不影響運作下,安排部分員工提早或延後一、二個小時上下班,也有助於分散尖峰時段的交通壓力。

政策要獎懲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推動。園區內上市上櫃公司若能確實施行共乘與分流措施,建議金管會提供獎勵誘因,比方在永續評比上加重計分;非掛牌公司則可由事業主管機關設立專門獎項公開表揚,甚至提供財稅獎勵或永續轉型輔導。

要降低內科尖峰時段的車流,花季期間陽明山的交通管制措施可供參考。進入大內科園區要經過數座橋梁、隧道和地下道,在這些地段設置管制點,除了內湖地區的居民外,尖峰時段(如7至9點、17至19點)進行高乘載(如高速公路每車三人以上)管制;符合規定的車輛可免費放行、進出內科,低於三人者則徵收高額的「過路費」,甚至禁止進入園區。

再以科技手段執行規定,包括監視器、ETC或無人機等監控設備,在不增加太多的預算、資源和執行人力,也不影響原本行車速度下,可望快速有效舒緩內科的塞車噩夢。

內科交通是真的沒救了?還是方法用錯了?看到問題便倉促出手,雖能解決一時的現象,但病灶猶存;唯有深入問題的本質,才能找出可真正解決問題的長效策略。

(本文為郭智輝博士口述,吳光俊撰文整理;轉載自2023.8.9《遠見》;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