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近來屢屢遭受左右兩派的攻擊,左派認為它力道不足,右派則批評它扭曲市場。負責任的企業究竟該如何自處?本文建議,明確定義企業目的、提高ESG報告透明度、與利害關係人建設性地互動,可以協助企業因應這些抨擊。
近年,比快時尚更強調快速、便宜的「即時時尚」(instant fashion)搶占市場,特別吸引Z世代消費者;這其中尤以Shein為代表。但在亮眼的營業額與商業模式背後,卻暗藏諸多對社會與環境的危害,值得我們關注。
新研究指出,產品回收計畫能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與購買意願,因為這會讓消費者產生「心理擁有感」(psychological ownership),也就是感覺自己可以掌控產品要如何處置,而點這會轉化為購買的誘因,進而培養更永續的消費文化。本文提出產品回收計畫的四項設計原則。
為應對人工智慧(AI)所產生的風險,歐盟於2024年2月推出AI法案。本文指出涉及AI企業的董事會、最高管理層以及各級主管必須了解和採取的行動,以確保他們符合即將來臨的法律規範以及相關倫理,能獲得人們的信任。
氣候變遷對我們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本文指出了2023年永續性的雙重性,並敘述這一年企業永續性的3大關鍵主題:反ESG運動對企業造成困擾、中國引領世界走向潔淨經濟的臨界點、不斷增加的報告要求與規定。
【#114-1】永續轉型,如今成為企業的新數位化轉型。因此,企業須積極回應淨零行動,轉變策略思維,化被動為主動,實現全球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美國債務上限僵局不只是政治問題,還可能會不斷發生並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成長前景與不確定性。企業經理人應該要留意相關時間點與趨勢,主動積極地分析規畫來做準備,以應對這個危機。
非洲在世界舞台居於劣勢,唯有加深經濟整合,才能強化影響力,而數位整合正是一條必經之路。
隨著國際上愈來愈重視永續發展,報告溫室氣體排放量成為了企業不可避免的義務。企業可以透過財務和永續發展人員的協作,將現有的財務報告延伸為永續發展報告。本文提出了8個具體的步驟以幫助企業產出穩健的報告。
人力資本理論假設,教育與訓練可累積個人的人力資本存量,進而提升個人潛在生產力;然而,理論和學問是死的,若只會抱殘守缺而不知靈活運用,無異於「兩腳書櫥」。
隨著地緣政治動盪等因素加劇,各國政府開始推出相應的產業政策,涉及廣泛。公司領導人不應被動接受,而是主動了解情勢,甚至採取行動影響政策制訂者,形塑新的發展之道。
MANAGING YOURSEL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