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本集來賓: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丁菱娟
【#102-1】最近大至政府、政黨、大公司,小至一般個人、公眾人物或小吃店,都頻頻出現公關危機。面臨危機,我們該怎麼處理?在什麼情況下,道歉比不道歉還有用?道歉得當,可以將大事化為小事;道歉失當,可能如同提油救火,使原本惡劣的狀況變得更糟。
比起進口食品、被繁複加工的日用品,或機器流水線精準生產的各種商品,對處於高度數位化、住在水泥高牆中的都市消費者來說,在地小農的農產品、純手工製作的日用品,或主打某設計師匠人精神的獨立品牌,反而更受到青睞。究其原因,是因為顧客需要感受到與當地人、事、土地的聯繫,會令人感到有安全感,並增強復原力。
分析發現,定期泡澡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較低。所以根據研究數據,泡澡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這是常見錯誤。我們時常將「關聯性」與「因果關係」混為一談,如果你是公司領導人,如此誤判會直接導致決策錯誤,而且隨著企業愈來愈仰賴數據資料,這個錯誤的代價也愈來愈大。我們應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冷靜做出正確的分析?
許多品牌在推出新產品時,都會慣性利用「免費試用」來進行推廣,增加新的消費顧客。然而根據研究,用這種方法轉換而來的消費顧客,其價值不如既有的消費客戶願意花更多的錢。行銷人應真正理解,要對何種對象實行免費試用這個策略,才能收穫最大效益?答案不是未曾有過消費體驗的潛在顧客,而是已經是中度至重度使用者的既有客戶!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你絕對不只想成為一個空口說白話的夢想家。在前往夢想的荊棘道路上,如何按照計畫,不受外力干擾?首先,你必須得學習高明說服術。
網路口碑時代,品牌可以一夜間興起,也可以一夜間消失。
如何讓一般消費者成為顧客?「找出動機,有所期待」。
輔仁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暨教授吳宜蓁認為,由於數位媒體與平台興起,言論傳播模式出現五項重大轉變:黃金處理時間縮短、執行長角色改變、意見領袖改變、自媒體影響力提升。而企業的公關危機SOP守則,也該做出六大調整。
1990 年代初期,WPP集團在遇上財務危機之後,開始思考如何「一加一大於二」,進而採取全新的成長策略來進行組織重整,做法包括:對某些公司職能集中管理,並創造「平行整合」,讓客戶可汲取該公司旗下不同子公司的資源。
小心爭議式廣告,企業應該要尋找「恰到好處的甜蜜點」:形象或議題能產生足夠熱潮,以引發興趣,但又不至於會讓大家覺得不自在。
MANAGING YOURSEL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