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績效頂尖、超越同業的公司,在定價決策上,通常是贏在以下的三個做法:確實為個別顧客和產品,量身制定價格;讓第一線銷售人員的獎勵制度,和定價策略協調一致;提供培訓和工具,持續培養銷售與定價團隊的能力。
奮力一搏的做法,報酬率說不定反而比較低。
經理人需要較多、較好的休息,本文說明如何獲得充分休息的方法,包括嚴守固定的就寢與起床時間;睡前避免攝入咖啡因、尼古丁、酒精,以及使用手機等裝置;追蹤睡眠模式,並相應調整習慣;治療睡眠障礙;在白天小憩。
領導人應該這麼做:了解行動方案的真正數目。評估每項行動方案。要求資深領導人共同確定優先要務。每項行動方案都要訂定「日落」條款。在進行年度規畫時,要求行動方案重新申請資金和資源。停止行動方案,必須強力溝通。
阿里巴巴的「智慧商業」,形成一個資料驅動的網路,網路成員包括行銷商、服務供應商、物流公司和製造商。換句話說,阿里巴巴做了亞馬遜、eBay、PayPal,Google、聯邦快遞、批發商和許多製造商在美國做的事,還搭配金融服務。
聯合勸募協會藉由科技推動交流,擴大捐款人參與。例如,與Salesforce合作設立平台,讓捐款人可設立自己的網頁,以追蹤自己捐款的用途,以及他們為各種活動當志工的時數,並找到與他們關心事務相關的內容、政策消息或志工機會。
2018年進入50強的台灣企業領導人,當然都在經營管理上有獨到之處;但這些馳騁商場的大將軍們,也都有各自的領導風格。畢竟,管理的主體還是要回歸到「人」的身上,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企業家呈現出哪些管理形象。
2016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參考英文版「全球執行長100強」的調查方法,評選出第一屆「台灣執行長50強」。今年,全球繁體中文版再度選出第二屆50強。
儒鴻是傳統產業,董事長洪鎮海卻勇於創新開發,締造同業難以跨越的門檻。難怪,儒鴻能成為亞洲第一大彈性及機能布種製造廠,洪鎮海更蟬聯最會幫股東賺錢的執行長。
上銀科技從2016年的第25強,躍升到2018年的第8強;今年前七月營收年增52.7%,再創新高;上半年EPS為9.92元,已勝過去年。這些傲人的成績,來自董事長卓永財對創新研發不惜成本的重視與投入。
本次入榜的兩家企業,遠傳電信的成長全靠服務,裕民航運重視的則是財務與資本。管理這兩家完全不同的企業,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提出他最注重的三件事:永續經營、資產管理、股東權益。
買下父親產業,經過整併後創業的焦佑衡,不僅打造出國內被動元件的第二大廠,並以傲人的營運成績,首度進榜便躋身第15強。
信義房屋跨出房仲本業,前進上海從事競爭激烈的地產開發,董事長周俊吉反思「市場為什麼需要我們」,進而得出「打造有好鄰居的好房子」的願景,並做出成績,在對岸取得初步成功。
豐興鋼鐵名次大躍進,從2016第50強,到2018前進到第23強,與董事長林明儒積極布局高附加價值產品有關。這位自許「球隊教練」、廣納團隊意見的領導人,讓公司營運節節高升。
懷抱創業夢的沈國榮,當年接手瀕臨倒閉的和大工業,憑著談判技巧,做到全球前十大車廠的生意,更看準電動車潛力,如今成為特斯拉減速箱零組件代工及協同開發的唯一伙伴。
美律的高單價娛樂用耳機,是帶動營收從2016年的169億,衝到266億的大功臣。而董事長廖祿立的排名,也從上屆的未上榜,衝上第30名。
國內最年輕的金控總經理黃男州,以積極的國際化、數位化策略,加上民主化的決策模式,帶領玉山這家中型金控,交出總股東報酬率180%、市值增加1,405億的好成績。
董事長戴誠志以獨特的領導風格,讓京城銀行從2009年的銀行末段班,每股稅後純益0.02元,衝到2017年4.89的歷史新高。
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認為,公司快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由工程設計轉向一條龍工程服務的「統包」模式。而他則進一步帶領公司邁向國際化、智能化,可望讓公司更上層樓。
身為順元連鎖餐廳第三代接班人,執行長林謙和面對餐廳的客群老化、來客數與營收雙雙縮減,希望能藉由推出品牌活化計畫,拓展新客群,突破目前的經營瓶頸。但在投資翻新店面上,遭到財務長陳錦義以成本考量出言反對;而在重新設計菜單上,旗艦店行政總主廚郭鳳葳非常抗拒,甚至傳出異動的消息。兩位老臣站在變革的對立面,父親又強調要留人,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他能順利帶領這家四十年老餐廳轉型嗎?
從《人類大歷史》講述人類簡史,到《人類大命運》預示未來,當代全球思想指標哈拉瑞再次以「人類三部曲」第三部:《21世紀的21堂課》顛覆我們對當代社會的思維。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