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雜誌
  • 推薦關鍵字:
    內容分類
    熱門主題
    • 所有主題
    訂戶限定
    我的帳戶
    • 登入
首頁
   選單   
  1. 首頁
  2. 主題分類
  3. 健康與行為科學

健康與行為科學

追蹤主題

 

推薦閱讀

推展數位減壓行動,守護一線同仁醫療能量

  • 數位轉型
  • 紙本文章
  • 周彥妤
  • 分享
  • 2025年10月號-第五屆鼎革獎—AI應用百家爭鳴

總是煩惱自己想太多?釐清三種「過度思考」模式,以及克服之道

  • 健康與行為科學
  • 數位版文章
  • 梅洛蒂.懷丁
  • 分享
  • 2024/03/23
瀏覽所有主題

推展數位減壓行動,守護一線同仁醫療能量

  • 數位轉型
  • 紙本文章
  • 周彥妤

【第五屆數位轉型鼎革獎—年度數位長獎暨年度最佳醫療機構先鋒獎首獎】鼎革獎今年首度開設「數位長獎」,奇美醫院教學部部長廖家德是唯一的獲獎者。奇美醫院很早就展開數位轉型,他持續深化科技運用,不只加強醫療品質,也顧及醫療同仁的身心健康。

  • 分享
  • 2025年10月號-第五屆鼎革獎—AI應用百家爭鳴
推展數位減壓行動,守護一線同仁醫療能量

擋不住的精神疲勞……三個技巧幫大腦休息吧!

  • 個人生產力
  • 數位版文章
  • 米修.斯托羅尼

每天上班總有這樣的時刻嗎?昏昏欲睡、精神渙散、怎麼都無法集中注意力……大腦和肌肉一樣,會因持續工作而勞累,特別是任務很燒腦、需要不斷抵抗干擾、或需要長時間極為專注的時候。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出現精神疲勞,可以嘗試這三種方式:經常休息,限制一天裡高強度工作的時間,或設定獎勵來堅持下去。

  • 分享
  • 2025/04/05
擋不住的精神疲勞……三個技巧幫大腦休息吧!

隨時隨地「微養生」!陳月卿30年實踐,揭密抗病於未病的祕訣!

  • 健康
  • 影片
  • 1:03:04

為了自己和珍視的人們,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抗病於未病」。(本集來賓:癌症關懷基金會的董事長 陳月卿)

  • 分享
  • 2025/01/31
隨時隨地「微養生」!陳月卿30年實踐,揭密抗病於未病的祕訣!

鴻海如何引領台灣布局數位健康產業,守護全民健康?

  • 健康與行為科學
  • 音頻
  • 請聽,哈佛管理學!

【S2#EP10-3】本集來賓:鴻海B事業群暨數位健康總經理 姜志雄

  • 分享
  • 2025/01/26
鴻海如何引領台灣布局數位健康產業,守護全民健康?

製作「恐慌急救包」,管理工作上的焦慮時刻

  • 心理健康
  • 數位版文章
  • 妮可.凱恩

每個人在職場上都遭遇過焦慮時刻,可幸的是,這種焦慮可以管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比如準備一個「恐慌急救包」,就是一個小袋子,裝進能安撫感官的小物件,例如味道濃烈的零食、冷敷袋、紓壓玩具等等。透過一些簡單且實用的步驟,我們可以有效地減少焦慮,提升專注力,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中依然保持身心平衡,迎接挑戰。

  • 分享
  • 2025/01/11
製作「恐慌急救包」,管理工作上的焦慮時刻

陳月卿:時時刻刻「微養生」!她如何用30年學會「抗病於未病」?

  • 職涯
  • 音頻
  • 請聽,哈佛管理學!

【#163-5】本集來賓:癌症關懷基金會的董事長 陳月卿

  • 分享
  • 2024/10/21
陳月卿:時時刻刻「微養生」!她如何用30年學會「抗病於未病」?

醫療照護產業如何與數位創新者緊密合作?

  • 數位轉型
  • 數位版文章
  • 約翰.葛拉瑟莎拉.凡西珍妮特.古普提爾

醫療體系中的組織,如果想要在一個對醫護人員要求更高的時代中,維持財務健全並蓬勃發展,就必須效法如銀行這樣的產業,參考他們的成功指南:在採用新技術的同時,善用自身組織的歷史優勢,並修改自身的商業模式,以充分利用這些科技創新。

  • 分享
  • 2024/07/01
醫療照護產業如何與數位創新者緊密合作?

養成能量管理「微習慣」,為疲憊的自己充電

  • 健康與行為科學
  • 數位版文章
  • 法蘭西絲卡.茱利亞.梅魯珍妮佛.喬登

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過勞」(burned out)的危害,為了避免自己身心俱疲,需要進行能量管理:我們就像電池,會消耗能量,因此需要為自己充電。本文指出影響我們身心健康的5種「能量電池」,建議我們可以透過日常的小改變來維護能量,進而保持成效,並提出了做分析。

  • 分享
  • 2024/04/10
養成能量管理「微習慣」,為疲憊的自己充電

總是煩惱自己想太多?釐清三種「過度思考」模式,以及克服之道

  • 健康與行為科學
  • 數位版文章
  • 梅洛蒂.懷丁

近四分之三的成年人認為自己想太多,也就是「過度思考」(overthinking),尤其是「敏感奮鬥者」(Sensitive Striver),這種類型的人天生會深入思索周遭的世界,對自己的要求也特別嚴格。通常過度思考會有三種模式:沉溺過去、焦慮未來、過度分析,本文說明克服之道。

  • 分享
  • 2024/03/23
總是煩惱自己想太多?釐清三種「過度思考」模式,以及克服之道

醫療照護業想導入AI,先採取三大信任措施

  • 健康與行為科學
  • 數位版文章
  • 詹姆斯.勒比策羅伯特.勒比策

人工智慧(AI)有潛力改善醫療照護的各個層面,但由於導入AI過程所產生的「轉換擾亂」(switchover disruption),美國醫療部門要將AI付諸實行並不容易。為了因應這個問題,本文指出創新者可以做3件事來建立必要的信任。

  • 分享
  • 2024/02/06
醫療照護業想導入AI,先採取三大信任措施

被忽略的「AI心理學」

  •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 紙本文章
  • 吉珍.雅辛史帝法諾.潘托尼

關於我們的生活如何與AI產生交集,有個仍被忽視的問題,就是人類的自我認同感會受到這類科技的影響。想想你若接到夢想工作的錄取通知,卻得知是AI進行審核而非真人主管,是否會認為自己其實沒有這麼優秀?這樣的心理反應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分享
  • 2023年9月號-打造療心職場
被忽略的「AI心理學」

熱門主題

領導


LEADERSHIP

追蹤主題

公私部門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追蹤主題

策略


STRATEGY

追蹤主題
哈佛商業論
  • 登入

收藏至

  • 新增資料夾
查看個人圖書館

分享""

URL
  • Facebook
  • LinkedIn
  • Lin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