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最熱
數位轉型
、
商業模式
、
創業
、
專案管理
、
人工智慧
我要訂閱
登入
HBR導師講座
新冠肺炎專區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職場新手進修
台灣CEO 100強
數位封面故事
雜誌
書籍
影音
HBR個案研究
精選專題
觀念圖解
數位版訂戶專屬
管理地圖
最新出版
2021年3月號
免費閱讀
會員登入免費看更多
訂閱數位版首月暢讀60元
首頁
/
雜誌
/
2020年9月號(員工管理哪裡出了錯)
2020年9月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請選擇出版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0年9月號(員工管理哪裡出了錯)
焦點企畫
打造疫後企業韌性指南
別讓AI接管你的員工
學會何時該說「不」
87歲的「三好」老董,力拚台灣最大口罩廠
民航機不飛,軍機帶著漢翔起飛
本期目錄
本期目錄
總編輯的話 From the Editor
自動化不是萬靈丹
策略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這不是企業第一次大規模「最佳化」人力的使用,回顧1900年代初期,泰勒(Frederick Taylor)即提出最早的科學管理,當時確實大幅提升美國的生產力。但企業漸漸注意到,這樣會降低員工的投入程度,因此在1970年代後期,管理界大力採行賦權員工的做法。 當今日企業又回到減少賦權、更有效率地...
收藏本文
分享
"自動化不是萬靈丹"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焦點企畫 Spotlight
別讓AI接管你的員工
領導之人員管理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邁向開明管理(enlightened management)的漫長路途,一般認為是從1930年代啟程的。在那個時候,研究人員和企業領導人(後者尤其重要)開始放棄以下這個假設:應該把工作者視為機器,要求工作者按照以工程化方式精確設計的規範,來執行工作任務。 他們開始相信,如果員工實際參與工作決策...
收藏本文
分享
"別讓AI接管你的員工"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打造疫後企業韌性指南
策略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危機中,我們慘痛地注意到供應鏈、健康照護與其他關鍵系統是何等脆弱。許多領導人已宣布打算重建他們的企業,讓企業變得更有復原力,但很少人知道該如何著手。很少商學院會教導韌性(resilience),現今的管理工具也大多將重點放在財務績效管理。因此,很...
收藏本文
分享
"打造疫後企業韌性指南"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學會何時該說「不」
自我管理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自從企業界開始更進一步跨部門工作、更常協作,並且把由上而下的管理,改成責任歸屬不明確的非正式從屬匯報關係(dotted-line reporting)以來,工作變得愈來愈複雜。每天,大多數人整天都在提出要求。要求有正式和非正式的,也有大有小,不僅來自直屬上司和團隊同事,也來自整個組織圖裡各處的「內部...
收藏本文
分享
"學會何時該說「不」"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台灣聚焦 Taiwan Spotlight
87歲的「三好」老董,力拚台灣最大口罩廠
領導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以前提起康那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衛生棉」。今年談到康那香,大家的第一印象則是口罩。 成立於1969年的康那香,以生產不織布聞名,是台灣第一家、也是最大的衛生棉製造商。今年在防疫熱潮下,康那香更迎來創辦51年來的嶄新機會。 走進康那香位於台南將軍區的工廠,大批口罩快速地自機器中一片片射...
收藏本文
分享
"87歲的「三好」老董,力拚台灣最大口罩廠"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民航機不飛,軍機帶著漢翔起飛
領導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航空業迎來了前所未見的寒冬。沒人敢「坐」飛機,「做」飛機的,當然也跌入寒冬。 台灣航太產業龍頭——漢翔公司,今年上半年,累積營收101.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衰退超過兩成,不過還能維持獲利,第一季每股盈餘(EPS)0.06元,第二季甚至還成長到0.25元。在全球疫情方興未艾...
收藏本文
分享
"民航機不飛,軍機帶著漢翔起飛"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關鍵論述 Features
強化疫後全球供應鏈
營運作業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等到新冠肺炎大流行消退之時,世界的樣貌將會大不同。今年2月從中國開始的供給衝擊,以及隨後因全球經濟停擺而產生的需求衝擊,讓幾乎是全球各地的企業,在生產策略與供應鏈的脆弱之處暴露無遺。暫時的貿易限制,以及藥物、關鍵醫療物資與其他產品的短缺,凸顯出其中的弱點。這些發展再結合中美貿易戰,觸發了經濟民族主義...
收藏本文
分享
"強化疫後全球供應鏈"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挺過不景氣的合作大策略
策略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當經濟重回正軌,公司會需要手邊所有能協助它們度過經濟低迷、加速業務發展的工具。它們必須重新安排營運作業,重新分配資源,而在某些情況下,還要重塑商業模式。 在許多公司裡,合資企業與合作伙伴關係會在這些行動中發揮巨大作用,一方面是作為一種工具,可在危機期間分攤成本與降低資金需求,一方面也是一種讓自...
收藏本文
分享
"挺過不景氣的合作大策略"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啟動新常態應變大計
策略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還要再過好一陣子,我們才能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所有衝擊。但是,這類震撼事件的歷史讓我們知道兩件事。第一,即使在經濟嚴重下滑和衰退之時,有些公司還是能夠獲得優勢。在過去四次經濟下滑期間維持營運的大公司當中,有14%公司的銷售額成長率和息前稅前利潤率(EBIT)都提高了。 第二,危機不只促成各種...
收藏本文
分享
"啟動新常態應變大計"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說故事推動大轉向
創業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1908年,挪威的羅爾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計畫一趟前往北極的探險。他說服科學家貢獻他們的時間和設備,從挪威國會獲得一筆補助款,而且說服其他支持者投入大量資金在這項專案。他商借一艘重四百噸、名叫Fram的三桅大帆船,並招募願意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冰冷白令海峽的一群人。挪威民眾為阿蒙森...
收藏本文
分享
"說故事推動大轉向"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迎接訂閱制新浪潮
商業模式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過去十年來,全球軟體產業的商業模式,發生翻天覆地的典範轉移。自從2012年,Adobe宣示轉為訂閱制後,僅僅六年的時間,市值就成長六倍。不僅如此,微軟也因為成功轉型為雲端服務業者,於2019年8月市值突破一兆美元,躍升成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 訂閱制模式由來已久,早期常見於報紙雜誌,或是軟體業...
收藏本文
分享
"迎接訂閱制新浪潮"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實戰作為 How I Did It
我如何化法規障礙為變革大業?
創新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2013年11月的某個星期五晚上,我正在參加外地策略會議,當時我收到執行助理發來的簡訊,內容說我們已經收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快遞包裹。當時,23andMe針對該試用什麼法規來規範我們公司,已經反反覆覆與FDA討論了一整年,所以這個消息讓我感到焦慮。我希望盡可能爭取更多時間,於是回覆簡訊說...
收藏本文
分享
"我如何化法規障礙為變革大業?"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哈佛個案研究 HBR Case Study
【個案研究】專案前景不明,走為上策?
管理不確定性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艾歷克斯對自己領導的巨型房地產開發案信心滿滿,長駐異地,投入六年心血,卻遭遇新冠疫情衝擊。他應該接受合資伙伴的建議, 出售專案?或是咬牙等待疫情過去? 艾歷克斯.科札克(Alex Kozak)坐在莫斯科的公寓裡,等待同事尼古拉.克雷洛夫(Nikolai Krylov)加入Zoom視訊通話。...
收藏本文
分享
"【個案研究】專案前景不明,走為上策?"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專欄 Column
人均三萬美元不是夢, 但小心低價陷阱!
經濟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7月16日行政院通過國發會提交的「國家發展計畫」,宣稱2024年蔡英文總統卸任前,台灣的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可達3萬美元。國發會是以未來四年,每年GDP成長2.5%左右的假設,得到此結果。消息傳出,引起各界討論。尤其在新冠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許多國家經濟出現負成長,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
收藏本文
分享
"人均三萬美元不是夢, 但小心低價陷阱!"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以「對的ABC人才」為本
人才管理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老闆和主管們都會說「以人為本」或「人是最重要的資產」,但真心說又真正做到的其實很少。就算是真心的,往往也沒說清楚,更沒想清楚,經常在無意中造成混淆和迷惑。這種無條件的「以人為本」,很容易誤導員工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形成一種渙散的組織氛圍,甚至惡化成「濫好人」、「大鍋飯」的組織文化。 當必須面對...
收藏本文
分享
"以「對的ABC人才」為本"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書摘 Book Review
精準回饋 助你拚績效
溝通
|
雜誌文章
|
2020年9月號
我在世界各地舉辦工作坊時,來參與座談的經理人總是顯得疲憊不堪,尤其當我要求他們做到更多連結、更多回饋、更頻繁執行時,大家更是覺得沮喪,他們自問:「指導、訓練、審核就已經忙不過來,怎麼可能再做這些?」但我的重點不是要主管們獨力承攬,而是要他們帶領大家進行這個運動,因為由領導人展現出經常向不同資訊來源尋...
收藏本文
分享
"精準回饋 助你拚績效"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登入
記住我的登入狀態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我同意接受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加入會員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請輸入創建帳戶接收密碼重置的電子郵件地址。
換一張圖形
密碼重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