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潛力員工 高潛力人才難留!從管理到激勵,主管你做對了嗎?

高潛力人才難留!從管理到激勵,主管你做對了嗎?

HBR-CC Staff/Ideogram

你是否曾遇過這樣的情況:團隊中深受器重的優秀員工突然遞出辭呈,投奔競爭對手?這種「栽培愈久、失望愈深」的經歷,正是許多主管面臨的共同痛點。高潛力人才就像一匹千里馬,擁有無窮潛能,但如果沒有好好引導,他們可能心生不滿,甚至會跑到其他更廣闊的草原。數據顯示,高達25%的明星員工計畫在一年內跳槽,問題出在哪裡?管理這些千里馬需要的不只是賞識和加薪,更需要精準的引導策略。

身為主管的你,是否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團隊裡有位深具潛力的員工,不僅表現亮眼,每次交辦任務也都使命必達,還能提出不少你從沒想過的好點子。你心想,公司未來就靠他了!

但奇怪的是,這位明星員工雖然做得多、做得好,臉上卻常常掛著一絲疲憊,有時還會向你抱怨雜事太多、沒時間做他真正想做的工作。更糟的是,你可能某天從其他部屬口中得知,他已經接受競爭對手的挖角。你心裡瞬間冒出無數的問號:我哪裡做錯了?難道我努力栽培他,都白白浪費了嗎?我該怎麼留住他?

許多主管都面臨類似的挑戰。高潛力人才是公司或團隊最寶貴的資產,但研究顯示,許多高潛力人才的培養計畫成效不彰,有四分之一的明星員工打算在一年內換工作。

所以,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真正管理這些人才,並激勵他們為公司投入最大的熱情?本文帶你深入了解幾個有效的解決辦法。

管理高潛力人才的3大心法

高潛力人才就像一匹千里馬,擁有無窮潛能,但如果沒有好好引導,他們可能心生不滿,甚至會跑到其他更廣闊的草原。要引導他們發揮最大潛能,請遵循以下幾個做法:

1. 光靠直屬主管的培養並不夠

許多人以為,直屬主管對自己的部屬最了解,把高潛力人才的培養工作交給他們最合適,也最有效果。但其實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判斷。

雖然直屬主管與這些頂尖的部屬在日常工作上有最密切的接觸,但受限於本身職位,能提供給這些人才的發展機會並不多,往往著重培養部門目前需要的技能,而非未來更上一層樓不可或缺的廣泛能力。直屬主管甚至還可能出於部門的私心,緊緊抓著這些部屬不放,「私藏人才」不願意與其他部門或事業單位分享。

所以,高潛力人才的培養,必須由各部門主管或各事業單位領導人共同負責,甚至拉高層級,由公司最高層或是總公司來管理。

例如,當公司確認某位AI工程師是高潛力人才,可以指派他負責一項策略規畫工作,讓他和不同部門的主管合作,分析市場趨勢,提出AI技術在各個部門的應用藍圖。雖然這項任務超出他的舒適圈,但也正因為如此,可以和行銷、銷售、財務等不同部門互動交流,對公司的整體運作有更深入、也更宏觀的了解。

2. 提供水深火熱的任務,鍛鍊更高階能力

許多高潛力人才管理計畫過於小心翼翼,擔心新秀在艱難的任務中失敗,因此往往傾向安排難度適中的、風險較低的任務,但這反而限制他們未來的發展。為了培養更上一層樓的能力,他們必須承受真實的壓力,學會「經驗中的經驗」。也就是說,安排他們執行水深火熱的任務,迫使他們培養下一階段需要的能力。

例如,你可以要求他們開發新產品,或是開拓新市場,讓他們在缺乏現成指導的情況下,激發自己的潛能,學習如何在複雜而不熟悉的環境中達成預定目標。

然而,也不要盲目交代一些完全不適合他們的工作項目。雖然俗話說「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但事實上,只有第一句是對的。你應該根據高潛力人才的具體發展需求,量身打造困難的任務,才能確保他們學到的是真正符合他們未來需要的技能。

3. 提升情商,而非只看智商

企業在評估高潛力人才時,常常過度重視他們的聰明才智,但實際上這些優秀員工晉升更高階職位後,需要的不再只是個人的智慧,而是與他人一起順利完成任務。換句話說,關鍵的不再只是智商,更是情商(或稱為情緒智慧)。

情商有兩個要素對高潛力人才非常重要,分別是自我覺察和同理心。你可以透以下方式來提升他們的自我覺察和同理心:提供建設性的回饋意見來強化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培養他們積極傾聽的能力,學會尊重不同觀點,站在他人角度來理解他人的立場與需求,並表現出真誠的關心。

例如,你可以請明星員工錄下自己和其他成員在開會時的對話,然後仔細聆聽整段錄音,了解自己是否頻頻打斷別人說話、忽視別人的觀點。你也可以設計一些情境演練,教導他如何運用積極傾聽的技巧。

激勵高潛力人才的3大訣竅

很多人認為,高潛力人才把薪水看得比什麼都還重要,其實這是一個迷思。加拿大羅特曼管理學院(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知名的前院長羅傑.馬丁(Roger L. Martin)就說,在他40年來與頂尖人才共事的經驗裡,還沒有遇過哪個人最看重薪資。同樣地,頭銜也是如此。

真正能留住他們並激發他們熱情的,其實是那些超越金錢與頭銜的「心靈報酬」。你可以運用以下3種方式激勵他們,提升他們對公司的熱情:

1. 讓他們覺得自己獨一無二

高潛力人才通常比其他擔任同樣職務的員工多付出20%的努力,成就也遠遠超過其他人。如果你只把高潛力人才當成一般團隊成員來對待,就表示你並不了解他們要的是受到看重、獨一無二的感覺。因此,你在激勵這些高潛力人才時,應該要遵循以下的三不政策

  • 不要輕忽他們的構想。高潛力人才很重視自己獨特的構想有沒有得到公司考慮。就算構想最後遭到拒絕,他們也很在意公司有沒有提出充分合理的理由。
  • 不要阻礙他們的發展。明星員工如果覺得自己在公司的發展受到阻礙,很可能帶槍投靠其他公司。但你也要衡量,給他們的職務如果超過他們能力太多,也會對他們和公司造成傷害。
  • 不要錯過表揚他們的機會。頂尖人才很少直接要求讚美,但他們把所有時間都拿來執行困難的任務,必須時常面對失敗的風險,因此亟需他人的肯定。而且你在表揚時,也必須具體點出他們在哪些地方做出了不起的成就,而不是說一些讚美的空話。

2. 建立「主動合夥」關係

高潛力人才即使表現出色,仍有可能對工作逐漸失去熱情,陷入一種「電壓不足」(brownout)的狀態。雖然他們沒有嚴重的職業倦怠(burnout,或譯過勞),卻因為長時間投入工作而體能衰退、與家人關係緊張,甚至荒廢個人興趣。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提供更多的金錢獎勵,而是建立「主動合夥」(active partnering)的關係,讓高潛力人才可以敞開心胸,向你表達自己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上最重視的事物,例如他們可能想重建親子關係、建立更多人脈等等。你可以在定期的績效考核或不定期的一對一談話時,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看看能否提供一些協助。

這種關懷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高潛力人才的內心,與他們形成真正的伙伴關係。當你對他們的個人生活展現出真誠的關懷和支持,他們對公司就會更加忠誠,也會以更多熱情實現公司賦予的目標。

3. 鼓勵他們探索公司外面的機會

這個做法聽起來非常違反直覺,但實際上,這個迂迴策略可以讓你和高潛力人才建立更深厚的信任關係。當你跟一位優秀的員工說,你支持他去外面闖一闖,他會知道你是真正關心他的職涯與成長,而不是口惠而實不至。

這種信任感非常重要,因為員工離職往往不是因為公司,而是因為主管。一旦高潛力人才知道主管是他職涯的助力,而非阻力,反而更有可能選擇留下。而且在他提到其他公司想挖角他的時候,你也可以爭取到更多時間,提出更好的留任方案。

進一步來說,就算他最後選擇離職,也會對你抱有好感,未來也就更有可能成為你的潛在客戶或是回鍋員工,甚至推薦同樣優秀的人才到你公司上班。

結語

管理與激勵高潛力人才,絕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要成為真正的伯樂,需要獨到的眼光和創新的思維。如果你能善用本文介紹的策略,不僅可以有效留住並培養這些寶貴的人才,更能激發出他們內在的熱情,為你和他們的成功做好更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