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領導千萬講師、陽明交大兼任副教授、台積電「跨世代溝通」課程指定講座、知名百大企業顧問、銀行消金事業群業務最高主管。他同時也是暢銷作家,其著作《別逼貓啃狗骨頭》曾拿下誠品/博客來雙榜冠軍。大學主修法律,擅長銀行消金業務,轉換跑道後在業界教管理。主張痛點學習,認為學習完能夠解決痛點,才是有效地學習。
關稅戰打響,企業領導層都做好準備咬牙備戰,但年輕的同仁會跟自己同舟共濟嗎?如果高層沒有留意公司內的「世代共識落差」,很有可能就從「上下一心」變成「上下異心」。領導人可掌握三大策略,避免年輕員工成為壓垮駱駝的稻草。
【新世代領導】大眾關注年輕員工的高流動率,但曾經被視為企業「穩定力量」的中階主管,也開始出現離職潮?為何他們在公司累積5到10年資歷,也有一定的階層地位,仍然選擇離職?驟失中間主管,新人又來不及培育,將會出現青黃不接、管理空心化的問題。高階主管如何因應?
【新世代領導】反向導師制是指由年輕員工指導資深員工,是打破世代壁壘的方法之一,不過,年輕員工可以「開什麼課」呢?有哪些強項可增加公司的競爭力?
【新世代領導】許多高階主管都樂於表達自己願意「向年輕人學習」,但如果真正推行「反向導師制」,也就是實際讓年輕員工來指導資深員工時,接受度卻不高。如何打破世代藩籬,讓溝通與學習不再只是單行道?
【新世代領導】為何年輕員工對於「績效考核」充滿不信任?原因在於,績效管理流於僵化,變成只是在「打分數」或「算總帳」。建議主管改變心態,將重心放在關注同仁的未來發展,加強即時回饋,讓同仁感到自己受到尊重,才能達到績效管理的目的。
【新世代領導】比起在一間公司裡擔任全職、專心一志地工作,年輕世代更偏好「非典型工作」,如變成自由工作者、零工工作者、部分工時或兼職。與其固守「加強同仁對企業的忠誠度」的做法,不如接納年輕人對於工作的多元思維,重新打造能夠吸引他們的職場。
【新世代領導】為什麼年輕員工動不動就離職?並非他們不熱愛工作或成功,而是源於三個主要因素:尚未想好自己的職涯;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在公司得不到認同感。主管可針對這三點對症下藥,讓年輕的人才不再輕易離職。
【新世代領導】以前總說「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但現在的時代「處處是戲棚」,年輕同仁認為站上戲棚很容易,而忽略或沒有沒耐心去做戲棚下的「基本功」。主管可用五個步驟的談話引導年輕同仁發現工作的成就感何在,並真正理解基本功的重要性。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