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管理 主管偏心,工作再努力也沒用?學會這 5 招,讓他非你不可
主管偏心,工作再努力也沒用?學會這 5 招,讓他非你不可

fongleon356/shutterstock
在職場上,努力不一定能換來公平。有些同事似乎天生受寵,稍有表現就能得到主管青睞,而你再怎麼拚,也難以被看見。這種「主管偏心」的現象,其實普遍存在。《哈佛商業評論》指出,真正聰明的員工,不是抱怨不公,而是懂得向上管理的策略。掌握這5招,讓主管在關鍵時刻非你不可。
一早進到公司,阿翔打開電腦,看到最新的人資公告,原以為這次升遷會輪到他,卻發現被提拔的是進公司不到一年的琳琳。阿翔忍不住失落的情緒,回想半年來,他拚命加班、接下跨部門專案,連假日都沒真正休息……可是不管他再怎麼努力,主管好像都沒看到,關愛的眼神總是落在琳琳身上。這讓他不禁懷疑,主管是不是根本就偏心?
職場上,有些同事彷彿自帶光環,只要略有表現就受到稱讚,甚至還可以挑工作,是老闆心目中的「愛將」。研究指出,這種不公平的「偏袒」(favoritism)現象,在職場上普遍存在。不過,《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指出,不管是有毒上司、職場PUA大師,還是偏心的老闆,只要善用精準的向上管理的策略,你都有機會改善自己的情況。
老闆偏心怎麼辦?5種可行的應對策略
面對上司的偏心,一昧生氣或抱怨,都無濟於事。真正聰明的做法,是冷靜分析原因,並採取策略行動。以下5種策略,讓你不再只能在心中大喊「不公平!」。
策略一:情緒抽離
覺得自己沒有獲得理想的任務、認可或晉升,感到不公平、憤怒,甚至怨恨,都是人之常情。不過,你認為的「老闆偏心」,也完全有可能只是你自己的感覺。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時,首要原則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人類固有的「負面偏誤」(negativity bias),會讓我們很容易感覺情況比實際更糟,像是擴大解釋主管的一句負面評論,卻又過濾掉所有正面的評論。愈是這種時候,我們愈需要放鬆這種情緒上的強烈控制。
試著找找相反的例子,或上司對你特別好的記憶,來平衡你的認知。此外,也試著不要把當前情況看成是針對你個人。「偏袒」往往是出於上司自身的利益或潛在偏見,你可以試著成為有自信、自我實現、帶來價值的工作者,不需要上司的認可也能做好工作、感到快樂。同時,請克制衝動,不要對上司的愛將發洩不滿。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找一個與你不同部門的同事、朋友或伴侶,對他傾訴你的感受、徵求的回饋意見,讓他協助你看清楚整體大局、幫助你保持理智。
策略二:觀察學習
第二個應對原則是觀察並學習。就算你確信老闆偏心,此刻你最好的做法應該是設法培養更堅實的關係:試著用老闆的觀點看事情,為什麼他會特別喜歡某個同事?試著在不違背自身價值觀的前提下,調整你的風格來配合上司的喜好,這不但不會讓你成為阿諛諂媚的人,反而能讓工作更有成效。
真誠地向上司的愛將尋求建議,也不失為可行之道,試著真心詢問(或觀察)對方的工作方式。此外,你也可以積極主動,定期向主管徵詢回饋意見,特別是如果你不常與上司面對面互動,一定要常試引導主管在回應中提出可採取的具體行動。
主動向主管徵詢回饋意見對遠距工作者更形重要:調查顯示,42%的主管在分派任務時,會忘記遠距工作的員工。
策略三:價值提升
要改善與上司之間的權力關係,關鍵在於提升自身的不可取代性,讓上司對你產生更高的依賴。其中一項有效策略是「價值提升」:深入了解上司的目標、需求與痛點;並且主動培養對方所需但難以從其他人取得的能力與資源。這些能力不僅要具備高度專業性,更要能直接協助上司解決問題、推動成果。
在實踐上,部屬應保持積極態度、精進技能,並找出主管的需求痛點,予以精準打擊,從而證明你的能力。當你成功提升自身價值,就能向上司傳遞一個明確訊息:「你比想像中更需要我,因此應該更重視我。」
策略四:主動出擊
別再以為默默耕耘、埋頭苦幹,就自動會有回報;現實職場裡,必須主動讓上司知道你的貢獻。讓成就被看見並非自吹自擂,而是一種策略。例如,你可以透過電子郵件、文件摘要或定期會議,簡潔回報進度與成果,並說明這些成果如何為團隊或公司創造價值。同時,巧妙運用「雙重拉抬」技巧——在提及自己成就時順帶肯定同事與上司,既展現團隊精神,也凸顯你的領導成熟度。這不僅能幫助上司更全面了解你的貢獻,還能為日後的績效評估或履歷更新留下明確紀錄。要記得,上司不會讀心術,主動出擊才能讓機會找上你。
策略五:培養人脈
如果你的直屬上司影響力有限或存在偏見,你必需主動接觸真正掌握決策的關鍵人物。此時,「權力關係圖」便是一項重要工具。試著找出所有可能受你影響,以及能影響你的人——不僅要考慮你周遭的同事,還要納入「沉默型」的利害關係人,例如掌控預算的財務主管或數位營運負責人。
接著,評估各利害關係人的「影響力」(決策權或發言權)和對你工作主題的「關注度」。前者是指他們的決策權或發言權;後者則是他們對你的工作有多高的興趣或投入。
根據這二項指標,你可以將利害關係人分為四個象限,並為每個群體設計參與策略。例如,那些影響力很高但關注度很低的第二象限對象,往往是你提案卡關的原因。針對他們,你可以主動了解他們的優先事項,並將你的專案成果重新定位,與他們的利益結合,藉此提高他們的關注度。權力關係圖必須是一份可持續更新的動態文件,能幫助你更靈活應組組織政治與權力變化,在關鍵時刻發揮影響力。
當老闆明顯偏心或做出不公平的行為時,保持正面和積極的態度並不容易。然而,不積極因應可能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面對偏心的上司,關鍵在於將被動的忍耐或憤怒,轉化為主動的向上管理策略,提升自己的價值。這麼做不僅能帶領你的工作與職涯更上一層樓,更能培養個人影響力與未來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