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觀察,不同年齡層對AI的使用差異極大。許多人以為AI屬於年輕世代,熟悉科技的人才學得快、用得好;但Google台灣區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則指出,真正能駕馭AI、用出深度的人,其實是擁有專業經驗的大人。AI時代的典範轉移,讓「薑是老的辣」成為職場新優勢。
要提升團隊的整體績效,不能只靠個人的聰明才智,更要靠團隊的集體智慧,而「超級促進者」就是激發集體智慧的重要角色。他到底有哪些卓越的技能,領導人又該如何培養自己或團隊成員成為超級促進者,本文介紹幾個具體的做法。
【S2#38-1】在職場上,你是否曾經卡關,卻不知道可以問誰?
據調查,98%的財星五百強企業都有導師制度,卻只有37%的員工從中受益。這樣的脫節讓企業更難留住人才。根本問題在於,導師總是忙得分身乏術,無暇提供真正有意義的引導,讓這份提攜人才的用心名存實亡,並惡化職場關係。企業應重新設計導師制度,打造真正留才、育才的強力工具。
我們在職涯發展初期,都希望有導師指引,但現實是,很難在工作中持續獲得這樣的幫助。其實,我們身邊隱藏大量的「微型導師」,比如親朋好友、實習階段的業界前輩,甚至不太熟的網友,他們的一句話可能大有裨益。這些乍看日常的建議很容易被忽略,但累積起來的指引效果非凡。與其苦等理想的職涯導師出現,不如主動發掘身邊的微型導師吧!
隨著職場開始五代同堂,「主管比員工年輕」的情況愈來愈多,代際管理成為十分重要的議題。在過去,我們十分重視「知識工作」,然而AI讓知識變得更加唾手可得,因此,讓人類智慧在代際間相互傳遞分線的「智慧工作」,重要性逐漸增加。如果企業能打造有效的世代交流機制,那麼資深員工的經驗傳承、年輕主管的視野與創新,就能在同一個團隊裡發揮雙倍力量,為組織帶來更強的競爭力。
【#161-4】如何打造充滿真誠與效益的職涯關係?
【#160-4|HBR18週年慶4】作為一位領導者,你是否知道如何在職業生涯的最後階段依然保持卓越?
【#160-1|HBR18週年慶1】從懵懂無知的嬰兒,到智慧成熟的大人,你知道領導力的成長過程分為七個階段嗎?
若想激發創新構想,僅僅是讓人才相互腦力激盪,恐怕成效不彰。真正的關鍵是要有「中間人」來引導長期的協作。本文提出三個步驟,讓中間人帶領創業者真正實現創新。
酷兒(queer)群體的高階主管是否面臨玻璃天花板?他們是否仍然選擇不要出櫃以免損害職涯?已出櫃的娛樂產業高階主管吉姆.菲爾丁(Jim Fielding)暢談他年輕時遭受的霸凌、多年來過著隱匿的雙面人生,以及他如何在工作上建立信心。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