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別人前,先把自己管理好;讓團隊有士氣前,先讓自己有士氣。要怎麼在工作中找到快樂,進而讓團隊成員也感染你的快樂?本文從日文「生き甲斐」(Ikigai,指存在的理由)出發,介紹四個有效的快樂策略。
悲傷是一種負面情緒,但它同時也是你成長的契機。(本集來賓:知名作家/吳若權 )
從奧運級選手的訓練中,我們可以獲得什麼領導啟發?射箭的學問強調:有目的的練習、聚焦當下的專注力、心理強韌性,以及調適力。高階主管也可將「成為更好的領導者」拆解為有目的的具體步驟,並運用技巧提升專注與韌性。此外,射箭手適應變化環境的能力,也能幫助領導者更好地應對不確定性。
身為一個華人家庭五姊妹的么女(唯一出生於美國者),宗毓華小時候聲音輕柔,擔任學生會幹部時終於勇敢發聲,後來還成為首批知名的非白人女性記者之一。1993年是她的職涯巔峰,當年她成為CBS晚間新聞的共同主播,但她擔任這個職務僅僅兩年。她休息一段時間帶孩子,主持一些其他節目,最後選擇退休。她的《宗毓華回憶錄》(Connie: A Memoir)現已出版。
工作的型態大幅轉變,頻繁跳槽不再被污名化、躺平成為趨勢、自由工作者比例增加、AI發展帶來的衝擊……這都讓個人的職涯未來與人資管理充滿不確定性。我們需要把傳統的階梯式職涯發展,變成職涯組合,也就是不再追求純粹的向上晉升,而是可以考慮橫向發展、培養多樣性技能,提升職涯韌性。
工作失去動力,完全不想投入,這是很多人在職涯會遇到的經驗。但改善的建議多半著眼於管理階層,員工該如何自救?本文提出DEAR解決方案,助工作者重拾熱情,展現最佳績效。
【#121-5】本集來賓:公信電子總經理 吳惠瑜
【#121-4】你是否曾被公司的裁員風暴掃中,而被迫淪為受害者?
【#121-2】你是否曾經受困於有毒的職場文化?
【#121-1】職場上每個人都會遇到職場委屈和挫折,感到沮喪或低潮,然而韌性不代表毫無動搖,而是指積極應對各種逆境。
【#119-4】你是否常被人說「想太多」?
MANAGING YOURSEL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