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歡慶30週年的台灣萊雅,今(28日)一早傳出震撼消息。已擔任台灣萊雅總裁超過十年的陳敏慧,今早宣布,7月1日起,將正式從萊雅集團退休,為她「25年的美麗冒險」劃下句點。
知道何時該離開,還有下一步的計畫。
艾德.凱特穆(Ed Catmull)在皮克斯(Pixar)的最後一天,分享了他學到的東西。
這是許多公司在未來幾年都必須做的轉變。
在未來幾十年裡,有許多股力量會左右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如果說哪一項單一因素影響最巨,那就是全球人口高齡化。企業該如何成功團結年長及年輕的員工,並適時掌握這一波商機?
常見的情況是,年長員工延後退休,於是年輕員工的升遷停滯。資深員工不退休所造成的「空缺限制」,阻礙了組織裡有潛力年輕員工的發展,結果人才需求出現高低起伏的週期。這個問題如果不妥善處理,世代之間發生衝突勢不可免。
不管你屬於哪一個世代,在面對個人退休之後,已經改變的「後職涯」生活,都必須要有全新的因應對策。因此,本文提出了四項指導原則,不僅可協助你順利度過即將結束的職業生涯,更可望由此展開接下來的全新精采人生。
愈來愈多員工會變成無償的家庭照顧者。現在,就該開始照顧他們的計畫。
在規畫退休後的下一步時,需要考慮下面四個關鍵問題:你需要賺多少錢?對於工作地點,你想要有多大的自主性?你想要做多大的改變?你如何現在就開始試做未來的職業?
個案中這家醫療診斷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看到一項可能即將發生的災難:員工已經開始老化,公司卻又無法吸引年輕人才。只不過現在,他的上司比較關切的議題,仍然只是削減成本,他要怎麼做,才能說服對方將眼光放遠?
LEADERSHI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ALENT MANAGEMENT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