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服務 【10月號搶先看】改善聊天機器人,需要心理學而非技術

【10月號搶先看】改善聊天機器人,需要心理學而非技術

插畫/Andy Goodman

愈來愈多公司使用AI聊天機器人與顧客互動,但結果往往不甚理想。許多消費者還是更喜歡和真人溝通。專家認為,問題不是出在技術,而是沒有掌握顧客心理。

想要提升顧客滿意度、品牌認知和銷售量,企業必須做好產品諮詢、客訴和退款事宜,而AI驅動的聊天機器人正逐漸成為管理這些互動的新標準。最近一項調查指出,85%的顧客服務主管已經在研究面向顧客的AI解決方案。如果你的公司還沒有類似方案,可能很快就會有了。

然而,顧客在與聊天機器人互動之後,卻沒有驚豔的感覺。調查顯示,77%的人在使用聊天機器人時挫折連連,88%的人還是比較喜歡與真人交談。

大多數公司採取的解決方法是嘗試將更好的AI模型放進聊天機器人之中,認為只要這些模型聽起來夠像人,最後就能解決問題。不過,這項假設其實有缺陷。即使聊天機器人達到近乎完美的真實感〔最近有些盲測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顯示,73%的受試者將ChatGPT-4.5誤認為真人〕,仍然不受顧客青睞。

這是因為根本的問題不在於技術,而是心理。在一項針對聊天機器人互動的研究中,與真人和聊天機器人都進行相同對話的顧客表示,在與聊天機器人互動之後,他們的滿意度降低了8.5%。可是,如果明確點出、也確實做到聊天機器人的好處(例如「立即回應」或「全天候服務」),受試者對聊天機器人的滿意度,就比那些速度較慢、服務時間也較少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