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長宛如一間企業的門面,一言一行皆受到大眾與媒體的關注,因此若執行長出現舞弊行為,也會連帶破壞品牌商譽。不過這種個人行為有可能在事前就防範嗎?本文告訴你,請密切注意兩個要點,這是風險出現的徵兆!
約翰.懷海德(John Whitehead)代與約翰.溫伯格(John Weinberg)一起經營高盛時曾寫道:「兩個腦袋總比一個腦袋好。」充分表達經營公司也能採取「共治模式」。誠然,普遍觀點認為執行長一個就好,但共同執行長的現象正在增長。不過,同一份權力要如何拆分給兩個人?本文分享成功祕訣!
我們都聽過IQ與EQ。以往,企業判斷人才的標準是他的IQ,近年來,強調軟性技能的EQ也逐漸舉足輕重;然而,你知道還有「CQ」與「DQ」兩種指標嗎?而且如今的企業,若想鎖定高潛力人才,就必須要監視一個人的CQ、DQ,與EQ。那什麼是「CQ」與「DQ」?這「3Q指標」又能如何協助企業讓高潛力人才更進一步?
本集來賓:巨大集團董事長 杜綉珍
本集來賓:總太地產董事長 翁毓羚
今日職場有許多充滿潛力的女性,其性格與優勢十分適合成為領導者;但有時受到社會的制約,往往錯失了升遷的大好機會。
2014年,世界頂尖的領導力研究專家之一、哈佛商學院教授琳達.希爾(Linda Hill),近來的主要興趣,是關注組織如何進行數位化,以及為什麼有那麼多公司做不到。她也在本次專訪中,談到不斷演變發展的領導力法則,以及新冠疫情對勞動力的持久傷害。
回憶在Google台灣時率領全台的超級人才,簡立峰最強調知識的「共創」,也就是「協作」的力量。但台灣有不善表達、仰賴老闆做決定的被動文化,Google如何帶領團隊進行最好的發揮?
為什麼擔任高階領導職位的女性這麼少?常見的解釋不乏:女性沒有能力成為領導人,甚至說女性不願意成為領導人。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讓我們換個思路:可與大多數男性做聯想的「自信」這一特質,經常被解讀為是有能力的表現。然而,這也是一個嚴重的誤解。如果你願意思考上述兩個問題,你可以繼續深思:我們職場的男女比例出了什麼問題......?
馬丁.巴倫擔任《波士頓環球報》前總編輯,於20年前帶領團隊揭發天主教教會性侵醜聞,一系列報導最終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的肯定。
村上隆身為一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是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涯,發展到今天的呢?
LEADERSHI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