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任員工 降低離職率,增加留任率!挽留同仁請掌握三步驟話術

降低離職率,增加留任率!挽留同仁請掌握三步驟話術

HBR-CC Staff/AI

【新世代領導】年輕同仁有意離職,若此時主管給予「直覺性回應」,只會撕裂信任關係,讓同仁去意更堅決。想靠離職面談挽留人才,請掌握「先做認同、再來參與、設法改變」的三階段原則。

上週我出席一次公開課程,下課後,一位人資總監快步過來請教:「河泉老師,我們公司離職率飆升,只要同仁一說要離職,主管的慰留幾乎都幾乎會失敗。」

我問:「同仁提離職,主管第一句都怎麼回?」

他苦笑:「多半是『你幹嘛要走?』或『你真的想清楚了嗎?』」

我回答:「總監可能不知道,這種『直覺性回應』最容易破局!」

總監愣住了:「老師,可以說清楚一點嗎?」

避免「直覺性回應」,掌握降低離職率的面談三招

所謂的「直覺性回應」,是指員工只要一表達離職念頭,主管就會在第一時間反射式批評或勸退。例如:「你幹嘛要走?」或「你們年輕人也太不耐操了吧?」

傳統的主管常常想到什麼就脫口而出,在過去,底下部屬只能乖乖接受,但如今的同仁自尊心較強,加上直接回應常夾帶權力與情緒,一秒砍斷信任,直接讓同仁關上想討論的大門。

當同仁表達離職意願的時候,主管必須立刻止血,絕不能雪上加霜,請即時採取3個技巧:

  • 以尊重、平和的語氣態度進行,別讓同仁有壓力、被脅迫,或遭霸凌的感受。
  • 說少聽多,主管單次發言最好不超過1分鐘,多留些時間讓同仁回答。
  • 別預設立場或貼標籤,不然很容易讓同仁有不舒服的感覺。

讓同仁說出離職原因,三步驟有效話術的運用

詢問同仁為何離職,他們大多數不講實話,這經常是許多公司的困擾,如果要降低公司的離職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析原因、找出解法、有效執行」。

那麼該怎麼樣問出同仁的離職原因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先做認同、再來參與、設法改變」的三階段方式。

1. 先做認同(降溫)

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對方願意打開心房。對方若感到自己沒有被理解,所有解方都是徒勞。以下提供4種參考內容,表達的過程相對平和而尊重,請主管選擇使用:

A:「我相信你提出辭呈一定有你的理由。雖然有點失落,但我更想先聽你的想法?」

B:「你是我很倚重的戰將,老實說很難想像沒有你的日子。能讓我了解你的想法嗎?」

C:「不管誰走我都不意外,唯獨你讓我最驚訝。你的表現一直在水準之上,是不是我疏忽了什麼?」

D:「前陣子我知道你有些委屈,好不容易有點轉機了,能不能先和我聊聊,再一起看可不可以撐過這一段?」

2. 再去參與(試著讓同仁願意說真因)

以下提供3種參考內容,前後句子並無因果關係,請主管視實際的狀況使用:

A:「如果可以,能不能讓我知道真實原因?」

B:「你會不會擔心說真話會給我打擊?放心我承受得住的。」

C:「你的原因,是不是百分百和◯◯(特定情境)無關?」

如果主管有猜測到類似◯◯的可能性,可以用C選項的問法,比較容易分析岀可能性的百分比。

次處提醒:如果同仁沉默或顯示出擔心,可以用是非題或選擇題來降低同仁擔憂,進行以下發問,選定後縮小範圍繼續。例如:

  • 是否與公司有關?(文化/同仁/工作/考核)

當同仁選擇其中之一,接著就可以縮小範圍再繼續提問。

  • 如果和文化有關?是願景/氛圍/制度哪一塊?
  • 如果和人有關?是同事/主管/別部門哪一位?
  • 如果和工作有關?是目標負荷/資源/授權/配合度哪一塊?
  • 如果和考核有關?是薪獎/升遷/考績哪一塊?

3. 設法改變(承諾與時程)

當了解的同仁想離職的主要關鍵時,如果是和公司有關,則會出現「在主管的權限範圍內」以及「主管的權限範圍外」兩種情形:

A、屬於主管的權限範圍內:請提出合理的時程,讓同仁感受到主管實際的魄力。例如:「這件問題在我的權限內,這樣好不好?給我兩星期的時間,我來進行調整,希望能夠讓你接下來感受好一點。」

B、屬於主管的權限範圍外:請提出預定的做法,讓同仁感受到主管真正的誠意。例如:「這件事情超過我權限,但我願意往上爭取。我會請上面的主管協助,你先給我兩星期,我預定一週內先讓你知道進度,快的話10天告訴你初步的狀況,不管成不成,我都會告訴你結果。」

結語:主管動手執行,勝過千言萬語

若想降低同仁離職意願,增加留任的感受,主管的重點絕對不是「講得多」,而是了解同仁真實的想法,並且能夠讓同仁感到被尊重和安撫。

請帶走三行總結:

  • 避免直覺性回應,先安人再談事。
  • 離職原因能解決請拿出魄力,不能解決,請拿出誠意。
  • 請提出讓同仁能接受的實際方案。

當同仁看見你真心站在他那一邊,離開的腳步會慢下來;而留下來的心,會更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