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形成 快速生產不如及時生產!以「鄰近策略」緊貼需求發生的瞬間

快速生產不如及時生產!以「鄰近策略」緊貼需求發生的瞬間

Susumu Yoshioka/Getty Images

數位技術進步飛速,製造商現在能「更快」在「更接近」顧客的地點提供產品與服務,這種空間與時間的接近,就是「鄰近性」(proximity)。再加上AI、3D列印、物聯網加持,先接單再生產的模式指日可待。面對這些趨勢與新技術,企業如何做出明智的策略選擇?本文先說明推動「鄰近性」的四大變革趨勢,再提出企業可以採取的四步驟。

如果你今天與一群商業策略家交談,許多人會告訴你,他們的組織正處於決策癱瘓的狀態,無法應對AI、物聯網(IoT)、數位化和 3D 列印等幾項快速發展趨勢的影響。

我們確認了一個策略概念,可以幫助高階主管理解這些發展迅速且經常重疊的趨勢:「鄰近性」(proximity)。其核心前提是,由於數位技術,價值的創造愈來愈接近需求發生的時刻——不僅在時間上,在實體上也更為接近。了解「鄰近性」有助於各部門的策略家和領導團隊了解,新工具、技術和趨勢如何相互關聯,辨別它們可能產生的影響,構思如何管理和運用它們以獲得成功。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鄰近性」的意義,分享如何運用它的範例,並提出了4個步驟來協助領導團隊發展自己的鄰近性策略(proximity strategy)。

阻礙策略家前進的趨勢

從我們的研究以及與各個產業100位策略主管的對話中,可以明顯觀察到,負責讓其組織維持前瞻思考的高階主管,因為追蹤趨勢而感到不知所措。在區分宣傳炒作與現實,深入思考每個趨勢的影響,了解哪些最新的工具、技術和平台會為公司增加真正的價值時,他們經常遭遇困難。

想一想我們光是在過去10年就看到的技術進步洪流。連網設備(從曳引機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