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變革併購AI新創企業,是一場豪賭?

個案研究台灣個案
Case Study

搶進AI浪潮 vs.維持股利政策

併購AI新創企業,是一場豪賭?

睿國是電子零組件製造商,獲利穩定,營收每年成長15%。轉型顧問張韻如注意到AI的發展前景,建議董事長羅敬仁併購一間新創公司SynEdge AI,替未來布局。此舉引發反彈,大股東考慮對股利的影響、內部同仁則憂心企業文化難以兼容。48小時內,羅敬仁必須要做出選擇。

秋夜的東京,六本木新城52樓小酒館的露台上,微風輕拂,腳下是城市的喧囂,背景是淡淡的爵士樂,兩名台灣來的企業主管正在分享參與東京AI論壇的心得。

「羅董,最近圈子裡最熱門的議題,就是新世代伺服器的關鍵零組件。」睿國公司的轉型顧問張韻如,攪拌著桌上的經典調酒Highball,一邊說道。

坐在她對面的,是睿國公司董事長羅敬仁。過去30年,他堅持以「聚焦利基市場、追求品質極致」為策略,專注於小體積、高精度的電子零組件製造,讓睿國從單純做電阻器的小公司,成長為提供完整的電阻、電容、電感、變壓器等多元被動元件產品的企業,滿足客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需求,也讓睿國營收每年得以成長15%,獲利穩定,成為產業內舉足輕重的企業。

內圖

羅敬仁手上握著一杯清酒,眼光從遠方的東京夜景,慢慢移回張韻如的臉上,「我們的產品,藏在每一台電動車、太陽能模組,還有絕大多數的電子產品當中……每一樣都不能缺少我們的存在。」他頓了一下,又說:「妳說我們缺乏未來的成長動能,我不太相信。」

「董事長,我不是說你們沒未來,只是,未來不會主動走向你們。」張韻如微笑說道,同時將手中的平板電腦轉向羅敬仁,畫面中顯示的是一間位於荷蘭恩荷芬(Eindh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