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百事可樂以彎道超車策略,建立「無冕之王」飲食帝國
百事可樂以彎道超車策略,建立「無冕之王」飲食帝國
- 公司治理
- 蔡鴻青 Allen Tsai
- 2024/11/28
refrina/shutterstock
百事可樂(Pepsi-Cola)與可口可樂(Coca-Cola)是全球兩大可樂飲料,兩者有很相似的起源,從19世紀末由藥劑師在美國南部成立,後都被轉手發展迄今,其中百事可樂更是經歷兩次破產後,多次改變商業模式與競爭策略一路追趕,成為龍頭可口可樂的勁敵,其中多次嘗試不同的彎道超車策略,值得玩味。
兩次破產坎坷的起家路
1893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藥劑師迦勒.布拉德漢(Caleb Bradham)研發出一款新配方的碳酸飲料,大受歡迎,命名為「Brad's Drink」。後因音似「dyspepsia」(消化不良),改名為「Pepsi-Cola」,於1903年登記為正式商標,註冊專利配方,隔年即達到兩萬加侖的暴紅銷量,並開始採取特許經營,授權裝瓶商銷售美國24州。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糖價劇烈波動,布拉德漢高價儲備糖料,導致大虧。1922年他嘗試將公司出售給在1886年創立的早發龍頭──可口可樂,但談判失敗告吹,百事只能苦撐。隔年,糖價崩潰,百事可樂宣布破產,股市經紀人羅伊.梅加蓋(Roy C. Megargel)以3萬5,000美元從債權人手上收購百事商標及業務,嘗試東山再起,但無法脫離困境,1931年再次破產,再轉手給Loft──1902年代的糖果飲料龍頭企業。
Loft公司總裁查爾斯.格斯(Charles Guth)收購百事品牌及業務後,合併兩者,成立「Pepsi-Cola Company」(以下稱百事),並擔任總經理,Loft的糖果業務則於1941年從該公司分離出來,成立Loft Candy。格斯改變百事的成分以更類似可口可樂,並採超低價競爭,在大蕭條期脫穎而出,擺脫財務窘境。1950年,前可口可樂副總裁阿爾弗雷德.斯蒂爾(Alfred Steele)成為百事總裁後,引入更激進的廣告策略。1950年至1957年,百事的營收成長了3倍,淨利成長了11倍,並開始拓展海外市場。
轉進零食與速食的繞道超車策略
二戰後經濟快速發展,經歷1962年的大空頭後,1963年唐納.肯多(Donald Kendall)接掌百事CEO,轟炸機飛行員出身的他勇於挑戰,加入百事後他從基層職務做起,一路晉升,16年後掌舵。他與尼克森總統的交情幫百事進入蘇聯市場,他用「以物易物」,以百事換取伏特加,開拓美俄雙邊貿易。1966年美國飲料市場中,百事公司市占率為20.4%,相對於可樂公司33.4%市占率(以下皆指全公司飲料)。
為了縮小與可口可樂的距離,在1961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後,肯多開始一連串的合併交易。1965年,百事與零食公司Frito-Lay合併。Frito-lay是一家營收1.27億美元的公司,具有龐大的零售通路。查爾斯.杜林(Charles E. Doolin)於1932年創立了The Frito Company,銷售袋裝玉米片。1930末期赫曼.萊伊(Herman Lay)創辦了H.W. Lay&Company銷售馬鈴薯片,創新使用玻璃紙包裝,防潮防塵,更用自動化包裝,實現大規模生產。雙方長期合作,最終於1961年合併成為Frito-Lay,在萊伊的領導下,成為美國第二大食品公司。
肯多跟萊伊兩人達成協議,在早餐餐巾紙背後簽訂合併草約後,1965年百事與Frito-Lay合併,改名為「PepsiCo, Inc」,繼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交易。合併後綜效發揮,從1964年的2.5億美元營收,一年後翻倍到5.1億美元。更趁勝追擊,於1966年收購墨西哥著名食品Sabritas,在拉丁美洲站穩腳跟,更於1975年對準可口可樂,推出「Pepsi challenge」的消費者盲測活動,宣傳產品優勢。可口可樂備感威脅,推出改良的「新可樂」反擊也未奏效。
1977年,百事以3.2億美元收購必勝客披薩(Pizza Hut)。必勝客於1958年創立,19年後上市,面臨對手達美樂(Domino's)及Little Caesars的競爭,早發優勢不在。必勝客披薩創辦人丹.卡尼(Dan Carney)及法蘭克.卡尼(Frank Carney)決定出售給百事。
隔年1978年,百事更以1.3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墨西哥速食連鎖品牌塔可鐘(Taco Bell)。塔可鐘由格倫.貝爾(Glen Bell)於1962年創立,最初只是一家小快餐店,到了1978年已經擁有超過千家餐廳,以獨特墨西哥快餐聞名,但同樣面臨眾多後進對手挑戰,最終選擇投靠百事陣營。
1986年,肯多經歷23年掌權後退休,新任CEO韋恩.卡洛維(Wayne Calloway)持續推動收購策略。除了持續拓展碳酸飲料,1927年以1.2億美元收購七喜(7up),更在同年以8.56億美元收購肯德基(KFC)。肯德基創立於1952年,經歷60年代的快速發展後,母公司(R. J. Reynolds Tobacco)決定出售速食業務,降低財務壓力。
收購肯德基後,百事旗下的速食店總店數達到1.4萬家,超越9,000家店的速食龍頭麥當勞(McDonald's)。更在1990年收購墨西哥最大烘焙Gamesa,1994年收購瓶裝水Aquafina,及推動與星巴克咖啡(Starbucks)的伙伴銷售關係,持續增加非碳酸飲料業務,拓展零食及速食連鎖,透過交叉銷售,快速成長。
1990年,百事公司以154億美元的銷售額進入財星500強排行榜,排名第23位。1990年美國飲料市場中,百事公司市占約為32.4%,市值約為203億美元;可口可樂公司所有飲料市占率約為41.1%,市值310億美元,市值相差107億美元。
跟進龍頭的分拆
羅傑.恩里科(Roger Enrico)於1996年臨危授命接替罹癌的前任CEO。在1994年底,百事已經躍昇成為美國第15大公司,年營收高達285億美元,淨利18億美元,但是經歷多年大型併購後,負債金額亦高達95億美元。
公司營收分為三大部分:飲料將近90億美元,零食將近70億美元,餐廳則為90億美元。1995年美國飲料市場中,百事公司市占約為30.9%,市值約為440億美元;可口可樂公司市占率約為42.3%,市值930億美元。雙方市值相差490億美元。
百事收購多家連鎖速食餐廳體系,經歷多年成本縮減後,績效開始欠佳,市場後進對手愈發強勁,事業利潤目標未達標,拖累股價。最終,百事於1997年將旗下三家速食餐廳(肯德基、必勝客、塔可鐘)整併為一家獨立公司Tricon Global Restaurants,分拆上市,成為全球最大餐飲集團[後於2002改名為百勝(Yum! Brands)],擁有超過2.9萬門市。百事就此退出連鎖速食業,專注於飲料及零食的核心業。
1998年,可口可樂將旗下裝瓶業務分拆上市後,股價高漲達本益比45倍;而百事為20倍,這讓百事也決定跟進可口可樂的分拆策略。百事將裝瓶業務分拆上市後,比價效應讓可口可樂股價回跌34%,兩者縮小價差。百事更於該年以33億美元向Seagram收購純品康納(Tropicana),增加非碳酸飲料領域。
1998年美國飲料市場中,百事公司市占約為31.4%,市值約為595億美元;可口可樂公司市占率約為44.5%,市值1652億美元。雙方市值差距更進一步擴大為1,057億美元。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2000年9月,百事CEO恩里科接到桂格(Quaker Oats)的CEO鮑伯.莫里森(Bob Morrison)來電,詢問是否有興趣收購該公司。桂格於1877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創立,起家即食燕麥產品,提供健康營養的早餐食品,20世紀初成為美國燕麥產品的領導者。但1970年代起,其他食品巨頭投入燕麥產品後,桂格面臨了多方挑戰,從穀物轉向飲料。桂格於1983年以2.2億美元向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收購了運動飲料佳得樂(Gatorade),該品牌是由佛羅里達大學的一群研究人員研發,幫助該校橄欖球隊提升表現。到1980年代,佳得樂已經成為美國運動飲料市場的領導者。儘管如此,1980年代後期,桂格進入低迷期,產品創新緩慢,業績逐步下滑。年銷售約50億美金,面臨財務壓力及市場競爭,考慮整體出售。
百事與桂格雙方對談後,2000年11月1日,百事提出134億美元換股收購方案。桂格同意,但是要求加入「價格保護機制」,以防百事股價下跌時,可以保護桂格股東。雙方協議近兩週後,百事決定退出,桂格大感意外。
退出公告次日,達能(Danone)與可口可樂分別致電桂格表達收購興趣。11月12日可樂提價,約157.5億美元,提供區間的價格保護;隔日達能也提價約148億美元,但沒有提供價格保護;百事重申收購興趣,價格不變,但價格過度波動時可終止。11月18日,達能再次修改條件提升吸引力,但價格不變。三者競標桂格。11月18日,桂格董事會決定選擇可口可樂繼續洽談,可口可樂的CEO保證在三天內會得到董事會支持。
然週一公告開盤,可口可樂股價即下跌10%,市值縮水120億,可口可樂的CEO週二即回覆,自家董事會反對,董事之一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不贊成發行新股,並對合併後兩者旗下運動飲料所形成的反壟斷問題提出擔憂,管理高層也擔心能否吸收燕麥食品部門。隔日週三,達能即表達收購興趣,但公告後股價即下跌9.4%,達能CEO去電桂格取消收購。主因為此換股交易,規模超過150億美元,約等於達能三分之二市值,換股規模會大幅稀釋現有股東權益,股東紛紛反對。宣布放棄後,達能股價反而上漲。
百事垂涎桂格旗下運動飲料佳得樂的潛力,百事於12月4日重新提出收購方案,以當時超過佳格股價10%,總代價134億美元的換股收購交易,並加上價格保護機制及附加分手費之雙向保護機制。桂格股東每1股換取2.3股百事普通股新股,合併後新公司稱為「百事」。
宣布後兩者股價分別上漲,百事創下52週來最高價。雖可口可樂在碳酸飲料仍站40%的龍頭地位,但這交易使百事在運動飲料市占率超過八成,非碳酸飲料從18%到33%,超越可口可樂的21%。
2000年,美國飲料市場中,百事公司市占約為31.4%,市值約為867億美元;可樂公司市占率約為44.1%,市值1,514億億美元。雙方市值相差647億美元,差距縮小。
髮夾彎的再整併與轉型健康
操盤收購桂格的百事前財務長盧英德(Indra Nooyi)於2006年升任CEO。百事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競爭迫使公司壓縮供應鏈利潤,1998分拆出去的百事裝瓶集團也開始與百事產生歧見。
10年後的2009年,百事再度以複雜的交易架構,收購兩大協力裝瓶廠。雙方意見談不攏,2009年4月,初步報價60億美元被拒,裝瓶公司管理層甚至使出毒藥丸阻止收購,最終以半現金半股票達成收購協議。百事78億美元買回兩大裝瓶廠八成股權,讓百事得以控制成本,提升競爭力。百事並於2009年以38億美元收購俄羅斯食品公司Wimm-Bill-Dann,拓展海外市場。2009年美國飲料市場中,百事公司市占約為29.9%,市值約為954億美元;可樂公司市占率約為41.9%,市值1,312億。雙方市值相差358億美元。差距再次縮小。
近年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抬頭,百事開始推動產品轉型,2016年以5億收購美國益生菌品牌Kevin's,2018年收購蔬果零食商BareSnacks。2018年以32億美元收購家用氣泡水製造商Sodastream。2019年收購健康零食BFY Brands,更在2020年以17億美元收購南非食品巨頭Pioneer Foods,以38.5億美元收購能量飲料公司Rockstar Energy Beverages。2021年以33億美元,將其在北美的純品康納、Naked和其他果汁品牌的控股權,出售給法國私募股權公司PAI Partners。2022年以5億美元收購能量飲料Celsius Holdings,2024年10月宣布以12億美元收購墨西哥美國品牌Siete Foods。
目前百事公司市值2,176億美元,2023年營收915億美元,其中飲料占41%、零食占59%。目前可口可樂營收公司市值2,659億美元,2023年營收457億美元,100%為飲料;雙方市值相差483億元。根據AdAge的數據顯示,到2023年,可口可樂的碳酸飲料在美國仍有69%市占率。百事可樂品牌第二,為27%。
學習點
嚴格來說,迄今,在起家的碳酸飲料領域,百事仍然沒有超車成功,差距反而拉大。但是在不同賽道的產品類別,卻超車成功,有贏有輸。
回顧百事過去歷史的發展,以收購方式進入速食連鎖及休閒零食領域,以便綁定飲料銷售,快速提升了整體規模及市占率。在割喉競爭的飲料市場,精打細算垂直整合整併裝瓶廠,提升了利潤率。動態的改變商業模式與使用關鍵性的收購交易戰術性加速成長,則是百事近年迎頭趕上的關鍵手法。
然而,即使是抓對廝殺的勁敵,也沒有兩家公司採取相同策略。百事選擇飲料與零食兩種事業並進,可口可樂則選擇專注於飲料事業,兩者不同的定位,各自面對不同的市場結構與競爭態勢,也衍生出完全不同的成長策略,市場也給予不同的估值倍數,這都是百年來衍生及演化的過程。不同公司面對不同的競爭,但是相同的挑戰是,消費者喜好一直在改變,只有持續的調整才能持續不輟。這也是龍頭企業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