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新一代的管理人才相當熟悉要如何使用生成式AI。然而,許多組織僅授權部分員工使用,讓許多創意與價值難以發揮。專家建議企業應提供實際AI整合案例、從到職即導入AI、促進新舊世代互補協作,並調整職涯與技能模型,以吸引、整合並留住熟悉生成式AI的人才,避免世代衝突,建立雇主品牌。
回顧60年前,政大開啟國內MBA教育的第一步,至今為台灣孕育不少菁英人才,持續在學術界與商業界發光發熱,如今展望未來,政大MBA仍在持續進化……
【新世代領導】為了讓主管在接受培訓時,可以更快掌握解決案例的實際能力,比起純粹的理論教學,融入情境的「案例式教學」,加上課堂上的相互討論,可以刺激上課的主管產生更多啟發。
由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後EMBA重磅學程「西灣生生塾」,第四期已於日前隆重登場,開始接受報名,並於3月15日於台北舉辦交流分享會。當天晚上,畢業校友與即將今年成為西灣生生塾一員的30餘位企業主管共聚一堂,分享「西灣生生塾」知識傳承、陪伴學習的精神。
【哈佛商業評論 X 清華大學強強聯手】今年6月起,清華大學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將創全國之先,推出為期一年的「厚德載物學堂」,課程特色全台唯一,期望助企業菁英在日常營運、決策上一臂之力。即日起接受報名。(課程報名諮詢請點此)
歷經兩年課程後,南台灣第一個後EMBA學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創立的「西灣生生塾」已打出口碑,即日起開放第三期招生。
【#27-5】本集來賓: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吳相勲
【#27-4】「教師提供不同的個案給學生,每週來分組報告」是個案教學中常見的迷思。
【#27-3】讓畢業校友念念不忘的個案教學,教會學生的不僅是獨立思辨能力,更多的是重要度不在話下的軟實力。
【#27-2】昨天提到哈佛商學院延續一百多年、歷久不衰的「個案教學法」。
【#27-1】提到商學院的教學方法,一定不能不提哈佛商學院自1921年就開始使用的「個案研究」(case study)教學法。
PSYCHOLOGY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