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名譽暨講座教授。
驊昱工業是擁有40多年歷史的金屬沖壓零件製造商。美商史多利是驊昱的長期客戶,占營收的40%,然而,史多利決定將其台灣組裝廠出售給台商大欣科技,而大欣要求驊昱將產線移轉至中國,以便在中國交貨。驊昱總經理張振皓因此陷入兩難:是否應該跟隨大客戶,將生產重心移往中國?還是留在台灣,尋找新的業務來源?
經濟起飛的年代,無數成功創業家崛起,但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及業務複雜化、創業家變老、子女長大成家等因素,近十年來,台灣企業界陸續開始面臨傳承與接班的難題。管理學大師司徒達賢教授分析,家族企業是「家族」與「企業」兩個平台的重疊,在演進的每個階段,確實預防兩者間的矛盾、有效強化兩者間的優勢,善加管理兩者間的關係,是家族和諧、企業永續的關鍵。在新作《家族企業的治理、傳承與接班》中,司徒達賢教授為台灣企業界歸納出全方位的建議與解方。
從國家建設到個別組織的競爭力,其成敗關鍵,歸根究柢就在於人力素質。人力素質除了指品德操守,也包括專業、思維、溝通、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持續自我成長的潛能。而這些關鍵知能的提升,正好是個案教學的核心能力。
家族企業在公司治理與家族治理的制度做得不夠,使得企業利益與家族利益衝突難以解決,造成人們常認為家族企業是落後的經營方式,主張經營權與所有權應完全切割。
我們正處動盪與巨變的時代,一個要轉換到新管理與組織模式的時代。連篇累牘的研究、報告、書本,近來不斷這樣提醒我們。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