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AI風行的時代,更需要強化「人類決策力」

AI風行的時代,更需要強化「人類決策力」

Marcos Osorio/Getty Images

AI 在企業決策中的角色愈來愈重要,但這並不代表人類的價值減少,然而,像道德判斷、直覺、創造力這些獨特的人類能力,往往沒有經過系統化訓練,而是過度依賴直覺或衝動反應。如果企業希望在人機協作的時代保持競爭力,就必須積極培養與強化「人類決策力」。

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引燃人們對它的熱情,認為它有潛力取代昂貴、容易犯錯的人類,因而徹底改變企業的決策方式。但是,如果認為光是蒐集更多數據並將數據輸入更強大的演算法,企業就可以挖掘真相、做出正確決策並創造價值,這種想法未免天真。我們稱這種錯誤的信念為「數據主義」(dataism)。

決策不只是執行數據聚合(data aggregation)與演算法分析的工作。決策必然涉及許多額外的細膩元素,像是選擇值得信賴的數據來源、運用想像力去設想眼前事實之外的可能性,以及判斷解決方案的可行性。這些都是人類天生優於機器的領域。重要的是,這些都涉及內隱且通常非訓練而得的人類能力。

以柯達(Kodak)和富士(Fuji)為例。這兩家公司都握有顯示數位攝影興起的相同數據,並根據成長與獲利能力最大化的相同目標,來評估這些數據。儘管如此,這兩家公司還是做出截然不同的決定:柯達加碼投資類比產品,富士則採取多角化經營,投資於數位技術,並追求化妝品等其他選項,結合這些做法足以確保公司的生存。索尼(Sony)從同樣的數據得到啟發,做出另一種決策——索尼身為市場的挑戰者,把數位攝影的興起視為一個值得擁抱的機會。

這種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