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s Ross School of Business)企管與心理學傑出校聘教授,也是羅斯商學院正向組織中心(Center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s)共同創辦人。
透過「工作塑造」,我們可以把工作從單純的維持生計,轉化為更有意義的行為。本文提出塑造工作的三種形式:任務塑造,改變實際的任務內容;關係塑造,調整工作中的人際互動;認知塑造,扭轉你對工作的想法。本文更透過三位實際案例,呈現他們煥然一新的工作狀態,不僅找尋到更多賦予自我的意義,也能輻射到組織與團體中,帶來更多良性能量。
展現你的同情心。
我們描述彼此的方式事關重大。
與其試著改善弱點,不如發展自己的天賦。如能充分運用與生俱來的技能,會受益更多。因此,本文提供一套四個步驟的系統性方法,包括蒐集回饋意見、找出模式、描述自我、重新設計工作,讓你發現最佳狀態下的自我潛能。
你或許是所屬行業的明星級人才,看來充滿幹勁,而且成績斐然。但你其實工作很辛苦,而且開始懷疑自己「為何拚命」,甚至隱約影響到你的績效了。因此,你若未能離開現職,就必須重新設計你的工作,驅動你再創生涯高峰。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