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與解決問題 會做事,位子就是你的?用「批判性思考」突破執行者思維
會做事,位子就是你的?用「批判性思考」突破執行者思維

kunisan/shutterstock
只要效率高、執行力強,就能順利晉升管理職?光會「做事」,未必能讓主管相信你能帶領團隊。《哈佛商業評論》指出,真正能從執行者晉升為決策者的關鍵,是具備「批判性思考」能力:懂得質疑假設、重新定義問題,並提出更具策略性的解方。當你能從「把事做對」轉為「做對的事」,升遷的機會就離你不遠。
誰說努力就會成功?小宇就不是如此。他在一家成長迅速的美妝保養品公司擔任行銷專員,勤奮認真,總能按時完成主管交辦的任務。無論是活動規畫、品牌推廣、市場資訊蒐集,小宇永遠是執行率最高的人。
然而,公司今年發布晉升行銷經理的公告,名單上卻沒有他的名字,反而是同事萱萱獲得晉升。雖然萱萱的執行率略遜小宇,卻總是能提出眾人未曾想過的問題,進而引領部門主管和同事思考全新的解決方案。
如果你像小宇一樣努力執行任務,也想跟萱萱一樣順利晉升決策者的位置,那麼你就要學會並展現萱萱所具備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所謂批判性思考,並不是對他人意見抱持批評、否定的態度。批判性思考的「批判」,指的是找出你或你的團隊的基本假定,然後質疑這些基本假定。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解決某地的塞車問題,你可能會很自然地假定塞車是因為馬路太少,必須多開幾條新馬路才能解決問題。但如果質疑這個假定,改問「如何減少路上車輛」,那麼你就會看見許多原本不會注意到的可能性,例如增加大眾交通工具。
那麼,你要如何展現這樣的軟技能?《哈佛商業評論》提出4個實用的方法。
4大訣竅助你在主管面前展現批判性思考
要展現你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可以先從調整心態開始,接著再運用其他的方法。
1. 寬鬆看待假定
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常常會直覺認定它是某個因素所造成,只要把這個因素處理好,就能解決問題。例如,某項產品銷量不佳,你可能會依照過往的經驗,認定它是訂價太高,因此只能想出降價或其他的優惠方式。
更糟糕的是,你可能還會去尋找各種可以證實你想法的證據,強化你原本的假定。這就是所謂的「確認偏誤」,讓你把假定視為真實,看不見它本身的問題。你可能會對自己或部門其他同事說:「你看,所有證據都指出,就是產品價格太高才讓消費者不埋單。」
然而,銷量不佳其實也有可能是競爭者推出同等價位、但品質更好的產品;或是其他領域的業者跨足你的領域,推出完全另類但同樣吸引人的產品;還有可能是消費者的需求早已改變,不論是你或競爭對手的產品都已經不再獲得消費者青睞。
要能找出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你必須先調整心態,不再緊緊抱著原本的假定不放,而是將它視為許多可能性的其中一種。這會強迫你放寬眼界,重新思考原先那個假定的正確性,並將目光從這個假定擴大到其他可能性,看見更多原先被你忽略或視而不見的證據。
2. 拓寬人脈
調整心態之後,你開始意識到自己會從習慣的框架來看問題。你迫切想要尋找其他視角,卻因為過去不曾放寬眼界,而深感挫折。這時你可以向外請益不同的人脈,包括你的同事、主管、客戶、其他領域的朋友等,由他們提供各種不同的觀點,挑戰你原先的假定。而創新,往往也就由此而生。
例如,你可以參與其他領域的活動,認識和你不同公司、業務也沒有高度相關的人,或是與你同公司但不同部門的人培養關係,他們都能站在與你不同的角度來檢視你亟欲解決的問題,促使你重新思考問題的成因與解決方案。
多元的人脈網也可以解決所謂的「團體迷思」。一般我們在開會討論問題的時候,可能會傾向追求觀點一致,即便其中一人對共識有疑慮,也可能選擇不發聲。但如果你的同事、主管、客戶來自不同背景、文化、職業、年齡層等,就有可能跨出舒適圈,讓你取得更豐富的見解,對問題有完全不一樣的思考。
3. 提出調查性的問題
有了開放的心態、多元的人脈,你在公司內部和其他同事開會討論問題時,就能開始向主管展現你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你可以針對一個問題,提出一連串的「為什麼」,層層遞進,深入挖掘隱藏於問題背後的基本假定,並加以質疑。
舉例來說,公司導入一套生成式AI系統,想用來改善行銷部門的創意發想。但行銷部門的同事卻很少使用它。同在行銷部門的你,這時就可以先問「為什麼大家都不愛用?」,接著針對同事提出的可能原因「這套系統產出的點子都不實用」,進一步追問「不實用的原因是什麼?」等,以此類推。最後你可能會發現,問題其實不是出在點子不實用,而是同事不熟悉下提示的方法。
這種以「為什麼」來推進思考的方式,其實就是在建構邏輯鏈,可以避免許多常見的邏輯謬誤。像是許多人都會認為,如果A事發生於B事之前,那麼A事就是B事的成因。但如果你繼續追問「為什麼單憑時間順序就可以說A是B的原因?」,同事可能就會意識到,時間順序並非因果關係的充分條件,B可能另有成因,只是A碰巧發生在B之前而已。
4. 引導建設性的衝突
團隊進行討論時,批判性思考往往會引發衝突,對方常常覺得你在批評他的意見,認為他的想法不成熟。這時你要向主管展現你確實有能力將衝突引向有益的方向,而非最後淪為批評與人身攻擊。
有一個很好用的方法是承認你自己不知道。許多人會覺得挑戰對方的假定之後,就不能讓自己示弱。但正是這種心態導致衝突一發不可收拾,傷害團隊士氣,也阻礙你的晉升之路。你可以反其道而行,在提出問題的同時,承認自己還不知道答案,從而展現自己的脆弱,這樣對方更容易卸下心防,與你就事實與解決方案展開更深入的對話,最後達成有效的共識。
更重要的是,像這樣適時展現脆弱面,會讓主管覺得你是真心追求團隊共好,而非追求一己之利,你就更有可能從團隊內的任務執行者,一躍而為帶領團隊前進的決策者。
結論
許多人都想從執行者成為決策者,是否能夠向主管展現批判性思考,往往決定了你日後是否有能力制定周詳的決策,為團隊和公司創造可觀的價值,並避開潛在的風險。現在就開始練習與展現你的批判性思考,創造一條通往決策層級的晉升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