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生涯規畫:完美轉場機制

生涯規畫:完美轉場機制

The CEO's Second Act

一位接下前人燙手山芋,並圓滿解決一波危機的新執行長,如果遇上了他不熟悉的第二波任務時,該怎麼辦? 最高明的執行長,會每隔幾年就重新設定績效目標,讓自己不致在高峰之後遭遇瓶頸,甚至黯然下台。
「長」字輩的主管寶座,現在變得讓人如坐針氈。由於企業執行長紛紛面臨責任龐大的管理壓力,必須拿得出卓越績效來滿足投資人和其他人等(通常是與投資人立場相左的顧客)的要求,難怪執行長的流動率愈來愈高。博思管理顧問公司(Booz-Allen)就執行長接班問題所做的最新研究發現,2005年全球和北美地區,分別有15.3%和16.2%的執行長去職,與1995年以來的情形相比,全球及北美地區執行長離職人數增加幅度為70%和54%。此外,有三分之一的執行長是「非例行性」離職,換句話說,他們多半是因為領導績效不彰,而在預定交棒日之前就揮別公司。

執行長提前去職之後,公司通常會再聘請一位他們認為更幹練的好手,足以擺平前人無法解決或不願碰觸的難題。新領導人受命改弦易轍,或是在艱困環境中拯救岌岌可危的公司。董事會信任他的原因是,公司目前的困境和他以前成功克服過的挑戰十分雷同,例如,重新調整投資組合、削減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與監管機關協商等。

一般人都預期,再度面臨類似問題的新執行長可望完成公司託付的重任。鮑瑞思.葛羅伊斯堡(Boris Groysberg)、安德魯.麥克連(Andrew N. McLean)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