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對永續發展來說非常艱難,期間有三大問題最值得關注:選舉和政治動盪威脅社會進步;企業在推動永續與追求ESG上不敢聲張;永續發展報告讓企業不堪負荷。儘管如此,企業若有勇氣挺身而出,彌補國家政府減少的幫助,2025年仍能重回創造繁榮世界的道路。
未來的工作型態會是什麼樣?相關的討論分為三類:樂觀派(如科技創業家),他們相信創新帶來無限可能;懷疑派(如經濟學家),認為進步的代價可能超出預期;以及悲觀派(如作家和記者),強調社會結構與工作關係的脆弱性。重點不在於誰是對的,而是我們如何進一步思考,自己希望未來工作是何樣貌?
近年,比快時尚更強調快速、便宜的「即時時尚」(instant fashion)搶占市場,特別吸引Z世代消費者;這其中尤以Shein為代表。但在亮眼的營業額與商業模式背後,卻暗藏諸多對社會與環境的危害,值得我們關注。
如今世界大多數人都要求企業要對重大的社會或政治議題表達立場,但稍有不慎,恐怕會引爆負面輿論。企業不妨從「管理利害關係人」的角度著手,採取相應之道,並藉此取得成長。
氣候變遷對我們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本文指出了2023年永續性的雙重性,並敘述這一年企業永續性的3大關鍵主題:反ESG運動對企業造成困擾、中國引領世界走向潔淨經濟的臨界點、不斷增加的報告要求與規定。
ESG與永續精神,是當今社會共同追尋的目標,但無論透過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似乎都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或許,我們有第三種選擇……
企業不受控制就和政府不受控制一樣危險。而政府不受控制也對企業一樣危險。如果你身為資本家關心繁榮和自由,你就應該關心民主。
【#102-4】性騷擾Me Too風波、兒童用藥議題等持續延燒,層出不窮的社會爭論當前,企業該選擇沉默是金,還是表達立場、挺身而出?涉入的時機與考量為何?
公司將AI融入運營的速度如此之快,讓許多人擔心是否會出現大規模失業潮。然而,AI也讓企業加快創新,產生更多工作機會。本文建議,如果企業能積極利用AI進攻,勇於大膽行動,並保持新創企業的心態,不僅能靈活運用此刻的機會,還能保護就業。
提到工會之類的勞工團體,公司領導人經常會站在對抗的立場,但這多年來行之有效的做法,已經不合時宜。當今社會更在乎公司是否關心勞工的權利,領導人需要全新的應對之道。
因企業對永續概念的重視,「永續長」一職應運而生,但這個職位的具體職責模糊不清,導致成效不彰。如果你想釐清永續長的工作職務,可嘗試本文的做法。
MANAGING YOURSEL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ADERSHIP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