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競爭力台灣排名14 (二)波特二次建言 (三)什麼是「競爭力」? (四)勞動力、生產力、競爭力 (五)提升競爭力的對策
1997年波特來台訪問,他的兩隻眼睛,一隻告訴我們世界競爭大勢,一隻指出我們應努力的方向。但是,他更強調:在地的我們,才是台灣專家!
2010年4月競爭力大師波特再度來訪台灣,他提出建言:台灣要努力擴展兩岸機會,不要擔心可能的風險而不採取行動。
儘管經濟情勢不佳,在哈佛大學校聘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心目中,管理水準仍是美國不變的競爭優勢之一。那麼,台灣呢?
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於1979年在《哈佛商業評論》文章中首次提出「五力分析」,這是用來定義出一個市場吸引力高低程度的架構。波特把他獨特而嚴謹的經濟研究方法,應用到公司、區域、國家、健康照護和慈善事業領域的研究上。2008年,波特在同僚協助下,重新確認、擴充當年那篇經典文章,加入更新的資料,並對外界的某些誤解提出說明。他也為使用「波特的競爭五力」架構的人,提供實用的指引,並且更深入說明,在當前的環境下,這個架構對策略有何意義。
在與各國競相吸引高價值企業進駐的行動中,美國不僅輸掉太多次,而且多是不該失手而失手。競爭力大師波特認為,這會嚴重影響美國就業市場及整體競爭力。因此,不僅政府的政策要修正,企業更應以改造商業環境為己任。
策略大師麥可.波特讓「差異化」、「聚焦」、「成本優勢」這些競爭概念深入人心,但企業在運用這些概念時,常有「如何落實」的疑惑。趨勢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張明正分享他如何從波特的競爭策略想法獲得啟發,並作出取捨,進一步發展出適合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
該是醫療業推出全新策略的時候了。新策略必須為病患追求最高價值,也就是以最低成本達到最佳結果。因此,醫療機構要帶頭把創造價值當成首要目標。作者認為,要轉變成高價值醫療系統的策略,需要六個相互依存的要件。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在今年9月接受本刊採訪時指出,策略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主張美國醫療業改革,應該將病人所獲得的「價值」作為依據,這可能也是解決我當前醫療改革困局的一道處方。
由於資本主義制度備受抨擊,社會對企業的信任度也減弱,促使政治領袖制定削弱經濟成長的政策,企業界因而陷入了惡性循環。現在,我們必須重新界定企業存在的目的,而關鍵就是再造資本體制,並解放創新與成長的浪潮。
「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成長和產業發展的一個規範,更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地圖,它告訴企業正確的方位,穿越的軌道以及追求的終點。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