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與行銷 打免費牌反被視為不值錢!策略性收費更能吸引消費者
打免費牌反被視為不值錢!策略性收費更能吸引消費者
The Risks of Offering “Free” Goods and Services
- 銷售與行銷
- 莎蘿妮.菲拉斯塔—瓦斯塔尼 Saloni Firasta-Vastani
- 2025/11/24

HBR Staff/Olena Koliesnik/Getty Images
企業為了推廣自家產品與服務,常常一開始以「免費」吸引消費者,但這可能代價高昂。因為消費者習慣認為「價格」等於「價值」,期望一旦成形就難以逆轉,讓企業之後的收費之路困難重重。為此,本文提出更彈性的訂價技巧,幫助企業發揮免費策略的優勢,又能避免產品價值遭到低估。
企業常陷入訂價陷阱。為了提升市場採用率、鼓勵試用或展現善意,許多組織提供免費的商品或服務。然而,消費者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的研究顯示,「免費」策略往往伴隨著高昂的隱形成本。當顧客接受了「免費」,將之視為參考價格後,以後要收費就變得困難重重,有時甚至完全不可行。更糟的是,免費產品常面臨價值被低估、過度使用、甚至濫用的情況。這種模式不僅會形成難以扭轉的消費者預期,更可能危及企業的長期永續經營。
幸好,同一研究也提出了策略,既能發揮免費策略的優勢,又能避免產品價值遭到低估。
「收費」比「免費」好
消費者往往把「價格」與「價值」劃上等號。當你對某樣東西收費時,即使只是象徵性的金額,也會促使大家更珍惜它、更謹慎使用,並肯定其價值。
埃及的兩座公園就是最佳例證。2005年,開羅的阿茲哈公園(Al-Azhar Park)開幕時,大眾對收取入場費心不甘情不願,認為市民為何要付錢才能進入公共綠地?然而,少少的門票錢,反而培養了民眾的公民意識。遊客更願意妥善處理垃圾,愛護園區環境。此外,門票收入也提供了穩定的維護資金,讓公園不必完全依賴政府或捐款營運。20年後的今天,這個公園已成為繁茂的城市綠洲。反觀幾公里外的法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