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與行銷 品牌爆紅是非多?SPREAD架構教你如何走紅又不惹爭議

glamstock/Imazins/A-Y-N/Getty Images
在受眾行為兩極化的時代,「爆紅」不一定為品牌帶來成功,也可能是引爆負面情緒的公關危機。行銷人員必須思考:內容該如何被設計,才能在良善的意圖中被分享?「SPREAD架構」展開6個面向,從社會敏感度、情感張力到可複製性與模糊性,幫助品牌打造真正能觸動人心、值得分享、且不違背品牌價值的話題內容。
不久前,「爆紅」(going viral,也譯「病毒式傳播」)還是行銷人員的黃金標準。一場爆紅的行銷活動,代表著無可比擬的觸及率、參與度和品牌知名度。例如,2012年墨爾本都會列車(Metro Trains Melbourne)推出的「蠢蠢的死法」(Dumb Ways to Die)活動風趣幽默、引人注意,激發了無數的改造翻唱、模仿和下載,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公共安全行銷活動之一。
但如今,爆紅的內容往往是因為錯誤的理由:憤怒、錯誤訊息或單純令人不適。例如義大利時尚品牌Dolce & Gabbana災難性的「DG愛中國」(DG Loves China)行銷活動,雖獲得了數百萬的觀看次數,但也引發了全球性的反彈,導致品牌在其第二大市場損失約4億美元,並留下長期傷害。而且這絕非個案:根據Hootsuite 2023年的報告,社群媒體平台上只有5%的內容會達到爆紅狀態,而其中許多都是因為負面或兩極化的原因。在這種高度敏感的環境下,品牌領導者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是:我們還會想要爆紅嗎?
其實,爆紅並未失效,且依然重要。即使演算法和受眾行為都已經改變,以你的內容為核心來創造話題,仍然是品牌的一項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