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 大筆資金稍後到位,反而對新創公司有益?
理論面〉財務限制帶來更具創意的技術解決方案
大筆資金稍後到位,反而對新創公司有益?
Why Startups Benefit When Big Investments Come Later

插圖/安娜.莫瑞諾(Anna Moreno)
新創公司草創初期就拿到大筆資金,一般都認為是好事。但根據研究,大筆創業基金可能扼殺公司的創新能力,甚至影響公司的存活時間。本文建議在考慮是否接受投資人資金時,應自問幾個關鍵問題。
2011年Color Labs推出相片分享app前,開發人員募集到4,100萬美元的資金,金主包括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貝恩資本(Bain Capital)與其他投資人。就一家連一項產品都尚未推出的新創公司而言,該筆資金的額度令人刮目相看。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款app已在蘋果(Apple)的App Store下載超過100萬次。然而,榮景不過是曇花一現。使用者開始抱怨Color Labs缺乏特色、出現技術問題、使用者體驗不佳。不過,Color Labs並未調整app修正這些問題,而是繼續全力吸引更多用戶註冊,結果使用量暴跌。到了2012年12月,在2,500萬美元的挹注資金尚未動用的情況下,Color Labs的投資人及董事就投票終止了公司營運。
Color Labs哪裡出錯了呢?多數分析師最後結論道,該公司早期的大筆資金產生反效果,對公司形成壓力,不得不迅速擴張,而非改進產品。換個說法,那就是Color Labs太快就從實驗轉為利用。早期的大筆資金,很可能是造成這種轉變的一大原因。
該公司的挫敗說明了,新創公司「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