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AWS王定愷:AI加速、全球化崩解,領導者請學「忘掉過去」

AWS王定愷:AI加速、全球化崩解,領導者請學「忘掉過去」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張智傑攝。

由《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主辦的2025 HBR管理年會,於8月27日隆重登場,主題是「川普2.0 × AI:迎戰雙重變局」,邀請多位世界級的專家學者,剖析企業應有的「雙軌轉型」策略,更提出AI在組織領導下的具體應用場景,希望協助台灣產業界迅速洞悉現今的政經趨勢與未來的風險機會。這其中講者也包括了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他本日深度分享了亞馬遜在AI的創新布局,如何靠人工智慧打造地緣政治新局勢中的企業韌性戰略?

講者之一的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在27日《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主辦的2025 HBR管理年會中,以「亞馬遜人工智慧:打造地緣政治新局勢中的企業韌性戰略」為題,發表深刻見解。以下便是王定愷在HBR管理年會上的演講精華:

AWS王定愷:台灣正面臨如何提升韌性的問題

《哈佛商業評論》今年7月號的專訪中,我們的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指出:「速度是一種選擇」(Speed is a decision)。作為亞馬遜的一分子,我們對此有著極為深刻的體會。儘管公司股價正處於歷史高點,但我們精簡人力的動作非常快速,持續調整人力結構,因為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速度就是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世界變化太快,充滿了黑天鵝事件。我們無法預測COVID-19,也無法預測川普當選後會出什麼招,更無法精準猜測關稅到底是多少。然而,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仍舊可以做出更好的準備。

現今企業面臨的挑戰,來自於兩大核心驅動力:地緣政治劇烈改變,同時又有新興科技崛起。

地緣政治上,川普「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是終極目標,關稅只是手段。我們必須認清,川普正在徹底顛覆一切,他以鋼鐵意志和強大執行力,正在改變全世界的遊戲規則。

在科技層面,AI是一種新興技術,有許多人會被淘汰,但這也是彎道超車的最佳時間點。同時,台灣正面臨著如何提升「韌性」(Resilience)的問題,不只是戰爭的韌性而已,更是應對所有突發事件的韌性。

應對未知:既要自動,也要自主

面對這樣的雙重夾擊,我們如何趨吉避凶?

我認為核心解方在於「Autonomy」,這個詞同時包含了「自動化」(Automation)與「自主性」(Autonomy)。無論是政府、企業或新創,我們都必須提升自身的「Autonomy」,來從容應對各種挑戰。

王定愷說明Autonomy

圖/王定愷說明Autonomy;蘇義傑攝。

在亞馬遜,我們將Autonomy貫徹到營運的每一個角落,核心目標就是降本增效。我們從賣書起家,到現在發展雲端服務、無人商店、無人機送貨,未來還要發射3200顆低軌道衛星。這一切都是基於自動化的思惟。

美國現在工業化很大的驅動力量來自機器人。在亞馬遜,我們不管機器人是什麼外形,能夠解決問題才是重點。在我們的倉庫,貨品採取「亂數入倉」,沒有固定櫃位或SKU的概念,而是透過機器人完成揀貨、包裝、貼標、運輸等所有流程。人用的愈少,成本就愈低,這是在電商這種微利行業中賺錢的唯一方式。

如今,我們的機器人總數已經超過了人類員工。隨著生成式AI的導入,機器人可以接受員工的語音指令,無需專家編寫複雜程式,機器人甚至能自己利用生成式AI找到最佳路徑,公司內部實驗證明,可以減少10%的運輸旅程,等同替企業節省了10%的電力消耗。

這種自動化技術,我稱之為「零介入科技」(Zero Intervention Technology)。人的介入愈少,成本愈低,錯誤愈少,所創造的價值就愈高。試想,如果對岸數千架無人機蜂群升空,而我們的無人機後面都需要一位飛手,那仗是打不贏的。真正關鍵的價值,在於背後看不見的自動控制技術。

創新文化:由下而上推動提案,快速試錯

面對新的科技浪潮與地緣政治,企業的「避風港」是什麼?我提供兩個面向的建議:一是方法論(Methodology),二是技術(Technology)。

在亞馬遜的方法論中,第一大原則是「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

我們之所以能從賣書跨足到雲端運算(AWS)、智慧語音助理(Alexa),甚至即將在美國商業運轉的無人計程車,來自我們解決一個又一個實際問題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發展出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叫做「內服外用」。AWS就是最經典的案例。它最初只是亞馬遜內部為了解決自身龐大電商平台需求的IT單位,2006年,我們將其轉化為全球第一個公有雲服務,領先市場長達七年之久。

當時華爾街還取笑貝佐斯(Jeff Bezos),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但AWS後來卻成為集團最成功的業務之一。這個從解決內部問題,到將解決方案產品化、對外提供服務的模式,讓我們在A業務和B業務之間,探索出了全新的C業務能量。

這也改變了商業的變現機制,也就是所謂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付錢」。當你的競爭對手,像Coupang(酷澎),可以做到電商業務不賺錢,只靠其他業務來支持,而你的命根子卻完全倚賴電商利潤時,這場競爭你將會打得非常辛苦。

我們方法論的第二個關鍵,是鼓勵「員工提案」。在亞馬遜,如果一個組織凡事都要等老闆下指令才行動,那這個組織注定會非常緩慢。我們建立了強大的由下而上的創新機制,員工除了要完成本職的業務目標,還需要提出許多改善方案。好的提案會層層上去,最終獲得公司的資源支持。

第三,我們堅信「試錯」的價值,現在沒有誰能保證預測一定準確,民意如流水、顧客如流水。你必須嘗試出來,並具備「以低代價快速失敗」(Fail quick,fail cheap)的能力。這背後,就需要強大的技術力量,才能撐過快速迭代的過程。

領導者重要能力:忘掉過去、擁抱未知

方法論之外,技術與領導者的心態同樣重要。

首先,我們必須正視技術。你千萬要小心,當你的競爭者已經在使用槍砲時,自己是否還在揮舞大刀。我們最怕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企業必須用全球的高度和標準去檢視,組織使用的技術是否最新、最強大。

其次,我想分享亞馬遜的一條領導力準則,叫做「領導者在大多數時候是正確的。」,這句話的重點並不在於領導者擁有強大的判斷力,真正的精髓,在於它的後半句:「他們尋求多元的觀點,並努力推翻自己的信念。」

許多決策者過去太成功了,習慣性地套用過去的成功方程式。但未來的世界,並不存在於我們過去的經驗裡。AI、穩定幣(Stablecoin)等新事物層出不窮,這些都不在我們既有的知識框架內。因此,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必須學會「Unlearn」(忘掉過去所學)。

我們必須主動尋求不同的聲音,去挑戰、甚至推翻那些我們過去深信不疑的、賴以成功的信念。

這也是我們公司的文化,我們的老闆常常告誡我們,要做到坦率地批評自己(be vocally self-critical),檢討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這才是一個領導者最根本的理念。

我們應該將川普顛覆舊秩序的「鋼鐵意志」套用在自己的公司上,思考如何讓我們的企業再次偉大。

王定愷

這需要我們擁抱最新的技術,更需要我們建立一套能夠解決問題、鼓勵創新、快速試錯的企業文化,以及最重要的,一個願意不斷推翻自我、擁抱未知的領導者心態,這才是我們在亂世中唯一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