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策略 平台成長只看用戶數?生態圈思維才是關鍵!

平台成長只看用戶數?生態圈思維才是關鍵!

Who is Danny/shutterstock

平台經濟不只是追求規模,更是打造多元互動的生態圈。轉化安索夫矩陣概念,就能找出四種發展方針;同時,尋找合適的策略伙伴拓展服務功能,並提出打動人心的品牌價值,就能推動更強力的成長動能。

近年來,「平台經濟」成為深受關注與研究的議題。本月《哈佛商業評論》文章〈你的平台正在錯失成長機會嗎?〉強調,平台的成長關鍵在於能否提升用戶間的互動,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使用者加入。

畫出安索夫矩陣

此外,平台的成長可從四個方向推動。包括:提升現有用戶參與度、加入新的互動形式、引入新的用戶群、以及同時拓展新互動與新用戶。

政治大學企管系特聘教授黃國峯認為,這四個推動方向與管理學界常用的安索夫矩陣(Ansoff Matrix)類似。安索夫矩陣原本用來描述企業在市場與產品兩軸上的成長策略,對應到平台經營,則轉變為「互動方」(Sides)與「互動模式」(Interactions)兩個座標,新互動模式或新功能就像新產品與服務的維度,而新互動方就像新的目標市場區隔(如下圖)。

內圖

例如,在現有互動模式與現有互動方的情況下進行「強化參與」,就相當於安索夫矩陣中的「市場滲透」。平台的目標並非只是搶奪市占率,而是透過改善體驗、提升互動頻率,讓用戶願意更常使用現有服務。

「功能擴展」則是在現有用戶群中新增互動模式,如同安索夫矩陣的「產品開發」,有助於刺激原有用戶的參與度。

「拓展用戶」則是在原有互動模式下,加入新的互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