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議題 年輕員工開課!「反向導師制」可以帶來何種雙贏局面?

【新世代領導】反向導師制是指由年輕員工指導資深員工,是打破世代壁壘的方法之一,不過,年輕員工可以「開什麼課」呢?有哪些強項可增加公司的競爭力?

這次的課程安排得很急促。過年前我接到一通電話邀請,希望年後立即上課。我破例同意的原因是,這家日商公司的總經理是我的學弟。

當時電話溝通的內容很單純:「河泉學長,我看到這個月《哈佛商業評論》的專欄,您談到『反向導師制』,剛好日本總公司也希望我們推行,能否請學長年後的空檔就來我們公司指導。」

原本想請學弟看著專欄照做就好,不料這位聰明的總經理卻看出了盲點,「學長,我詳細看了半天,這篇文章您談到了反向導師制度的意義以及好處,以及文化塑造,但是並沒有談到可以設計的課程內容,能不能補充一下……」

以下就是我補充的內容。

主管可以向年輕人學習的五大內容

在反向導師制度中,由年輕一輩擔任導師,來進行會議課程和教材設計,能幫助老一輩主管在多方面拓展視野、更新技能和管理方式。

以下具體列出可以學習的課程或會議內容:

1. 讓新世代員工表達需求和自我看法

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與期望和傳統不同,反向導師制能讓老一輩主管更好地理解他們的需求,進而改善管理方式,例如下列課程內容:

  • 新世代如何看待職場工作。
  • 新世代為什麼堅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 新世代重視的職場文化要素,如平等、包容。
  • 新世代期許在工作上發揮的創造力和舞台提供。
  • 新世代對於透明溝通、回饋文化的期待。

2. 新興科技與數位工具的應用

年輕世代對於數位工具和新興技術的敏感度普遍較高,反向導師制能幫助老一輩主管快速掌握這些技能,提升工作效率,例如下列課程內容:

  • 使用雲端同步溝通工具(如Google Workspace、Slack、Trello)來簡化作業,提升團隊合作效率。
  • 社群媒體的運用技巧(如LinkedIn、Instagram、TikTok),協助品牌行銷或個人形象建立。
  • 製作公司自有品牌的短影音,加入年輕人的眼光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包裝公司產品。
  • 新興科技的基本概念(如AI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運用數據分析工具追蹤消費者行為,讓營銷策略更具精準性。

3. 破框思維與創意解決問題的方式

年輕一代喜歡挑戰傳統,擁有更開放和破框的思維模式,能幫助老一輩主管解鎖創新思路,在不按牌理出牌的情況下,反而符合這個世界的需求,例如下列課程內容:

  • 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出有別於過去傳統的決策(破框思維)。
  • 利用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讓大家都能表達,激發創意。
  • 接受「試錯文化」,在一定範圍中,將失敗視為學習機會。

4. 多元文化與社會趨勢的敏感度

年輕世代對全球化、多元文化和社會議題有更深刻的感知,反向導師制能幫助老一輩主管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例如下列課程內容:

  • 了解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如性別平等、種族包容等)。
  • 學習當代的環保與可持續發展議題,並將其融入企業策略。
  • 快速變化的世界,台灣可以用什麼方式走出自己的模式。

5. 對即時反饋和績效文化的觀點

年輕人強調即時反饋的重要性,通過反向導師制,老一輩主管能學會如何構建「即時回應」的管理文化,增強員工的參與感,例如下列課程內容:

  • 聽聽新世代對於績效考核的觀點,有沒有更公平的標準或做法?
  • 如何通過非正式的聊天,快速了解員工的在職狀態。
  • 學會定期或不定期提供建設性反饋,而非僅在年終考核中表達意見。
  • 創建更透明,並且可以讓大家都接受的的績效評估流程。

從上下對立到互創共贏

新世代員工的需求和期待已經完全改變,主管若只要求年輕人配合,而忽視自己的態度,將難以贏得員工的信任和認同。

反向導師制度是一個有效的解決之道,能夠縮短代溝,促進雙向理解,並提升整體組織的創新力和凝聚力。

提供這樣上下開放學習的制度,並且設計雙向互動的機制,可以讓老一輩主管從年輕員工身上學到的不僅是技能,更是全新的工作態度和文化價值觀,年輕員工也能感受到來自組織的尊重與重視,最終實現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