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關稅衝擊只是第一槍,新世代員工的冷眼旁觀雪上加霜
關稅衝擊只是第一槍,新世代員工的冷眼旁觀雪上加霜
- 領導
- 李河泉 Aston Lee
- 2025/04/16

Drozdin Vladimir/shutterstock
關稅戰打響,企業領導層都做好準備咬牙備戰,但年輕的同仁會跟自己同舟共濟嗎?如果高層沒有留意公司內的「世代共識落差」,很有可能就從「上下一心」變成「上下異心」。領導人可掌握三大策略,避免年輕員工成為壓垮駱駝的稻草。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開打,全世界立刻出現大震盪,即使髮夾彎宣布延後三個月,也不代表危機完全消失。所有以出口為主的產業憂心忡忡,值此大難,在正常的狀況下,全公司應該上下一心,集體迎戰。
但是想特別提醒企業的是,當公司層峰要求主管全力備戰、共體時艱的時候,公司內部新世代的年輕員工是否也共同夙夜匪懈、整軍經武,磨刀霍霍準備殺向戰場?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近年來各個企業受到缺工和缺人才的衝擊,很多公司從「上下一心」變成了「上下異心」。
即使訂單接不完的企業,也遭遇無人可用的困境,再加上關稅帶來的衝擊,勢必再度動搖員工對於公司的忠誠度,接下來的影響絕對不可小覷。
年輕世代未必有「共體時艱」的優先心態
在老一輩主管的觀念裡,「全員備戰」是種集體榮譽感,是與組織共存亡的使命。但對Z世代年輕員工來說,「公司好不好」與「我該不該努力」這兩件事,是可以分開思考的。
年輕世代可能會這樣想:
- 「這又不是我造成的關稅問題,為什麼我要加班去救?」
- 「公司賺錢時我也沒分比較多,為什麼碰到困難就要我來拚命?」
- 「這份工作只是我履歷的跳板,不值得我賠上身心健康。」
不是年輕人不努力,而是他們對企業沒有情感綁定、也缺乏組織認同。當企業高層面對困難,開會要求大家「同舟共濟」,台下的年輕人可能內心OS是「你說的這個,關我什麼事」。
企業若忽略「世代共識落差」,會出現兩大備戰破口
1. 共識有重大落差,戰力分歧
如同上述分析,主管在開戰,年輕人卻無感,因為他們的內心不認為「企業的問題,就是我的問題」。
即使開再多會議、訂再多KPI,當團隊裡出現「隨時觀望,不行就走」的心態時,組織將陷入「一半人在衝、一半人在閃」的內耗局面。
2. 人才尚未補齊,又繼續流失
在壓力大、氛圍緊繃的狀況下,原本還在觀望的年輕員工,可能選擇「用腳投票」離開。
尤其是那些能力佳卻價值觀不合的年輕人,在認同感不足的情況下,又碰到上級的重大壓力,最容易「說走就走」,讓企業在最需要人手的時候,出現「前方失利,人丁糧草不濟」的狀況。
企業該如何「備戰新世代」?三大策略化危機為轉機
強國主導的關稅戰,或許我們無法控制;但企業內部的人心戰,是主管必須設法打贏的戰場。以下三個策略,提供企業管理者思考:
【策略一】換一種說法:「任務導向」比「共體時艱」更有效
新世代不是不努力,而是要找到「為什麼而努力」。與其用「公司危機、大家共體時艱」這種口號式的語言,不如轉化為具體的任務挑戰,激起他們的成就感與投入動機。
執行建議:
- 主管請避免高調的威嚇「幫公司撐下去,公司倒了你們也沒好處」,不妨放下身段說「一起來想辦法,讓客戶不被關稅嚇跑」,重點是讓年輕人覺得被依賴和尊重,而不是被奴役。
- 把工作變成有挑戰感的「任務型專案」,讓年輕人覺得自己不是地位卑微的苦力,而是身為能提出解方的人,被平等對待。
【策略二】開放參與:讓年輕人成為「戰略的一部分」
年輕人天生有想法,也渴望被聽見。建議企業先放下指導的高度,邀請他們加入決策討論、專案設計,會讓他們更有參與感與責任感。
執行建議:
- 建立跨部門「年輕思維小組」,針對關稅或產業衝擊提出創意解方。
- 高層每週一次開放問答時段,讓年輕員工直接發問、反映心聲,建立信任與透明。
【策略三】戰術彈性:備戰不等於壓榨
備戰不代表加班到死,年輕人更在意「過程的感受」。企業若懂得在備戰期中,給出人性化的管理設計,例如年輕人希望的即時回饋,反而能增加凝聚力。
執行建議:
- 提供彈性工時、成果導向的績效模式,減少表面加班的內耗。
- 安排「任務完成即小獎勵」的激勵措施,例如戰功貼紙、便當加菜金等小設計,都能激起年輕人參與感。
關稅只是一時的,人心才是企業的一輩子
企業要記住:未來最大的風險,除了外在因素,還有內在人心,別認為所有的同仁都應該將心比心,只有企業真的重視員工,員工才會重視企業的危機。
危機就是轉機,如果企業參照上述的方式,讓員工心甘情願的與企業共同加入戰場,才是企業真正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