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 被「沒出息」洗腦?王世堅的「做自己」人設爆發多少影響力?

被「沒出息」洗腦?王世堅的「做自己」人設爆發多少影響力?

HBR-CC Staff/AI

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與職場,我們常被灌輸「做自己才最真實」的觀念,卻忽略了「真實」並非一成不變。王世堅以強烈個人風格占據媒體與社群版面,讓人重新思考:為何有些人能持續吸引目光?專家指出,「真誠」其實需要不斷調整與學習。懂得在不同角色間靈活轉換,才能展現真正有力量的自我。

若要票選2025下半年的網路流行語,底下這句話鐵定榜上有名:「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是⋯⋯⋯」

相信多數人看到這裡,腦子裡立刻會補上「匆匆忙忙、連滾帶爬」。接下來還會想到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王世堅獨特的語調與手勢,發出會心的一笑。

不過,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有些東西會爆紅,有些東西看似有潛力,「火」卻始終燒不太起來?更重要的是,諸如王世堅等人物,為何能夠長期占據媒體與網路版面?他們身上又有哪些特質可以創造如此的影響力?

這些問題的答案,看似直覺,其實背後大有玄機。

爆紅有哪些因素?

包含《哈佛商業評論》在內,各大報章雜誌、專家學者長年以來持續研究「爆紅」這個主題,提出了各種理論要件分析公式陷阱架構,希望找出真正能夠有效達成爆紅的因素。

爬梳歸納,結論不外乎「可複製」、「易於傳播」、「可參與」等等直覺、易理解的因素。而商業上的爆紅,一如絕大多數成功的模式與產品,往往是一系列具體而明確的條件相互交織而成。

然而回顧過往的爆紅案例,卻讓人發現一個「出人意料」的共同點。

首先,將王世堅問政語錄改編重製成《沒出息》一曲的中國大陸音樂人王博表示,影片爆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這與十餘年前,韓國歌手PSY在YouTube上創造出首支突破10億瀏覽人次的單曲《江南style》的情況,幾乎如出一轍,PSY也從沒想到這首歌會紅遍全球,成為盛極一時的文化現象。後來即使他不斷嘗試,但再也無法創造出當年的盛況

說到底,能否在網路世界爆紅,「機運」也非常重要。

「爆紅」雖然是行銷人員追求的目標,但要真正達到長期的成功,除了上述要件,更重要的關鍵仍然在於如何創造影響力。看看大家耳熟能詳、充滿人格魅力的人物,從賈伯斯、黃仁勳、馬斯克,到川普、大谷翔平,或是王世堅,這些人物之所以能夠動見觀瞻,除了他們的地位和成就之外,還有一個隱藏的、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相當具有「真實性」(Authenticity)的人設。

你「真實」嗎?

「真實性」傳統上指的是藝術品是否為真跡。而在描述人格、領袖氣質的時候,我們也稱為「真誠」(Authentic)。若只看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認為「真誠」指的是「真心誠意、童叟無欺」,但事實並非如此。不論是員工、主管、領導人、乃至政治人物是否真實、真誠,關鍵從來不是他們的「內在」,而是他們「表現出來的樣子」。也就是說,真實與否,是由別人來認定的。

克里斯夫.諾蘭(Chrstopher Nolan)著名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中,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有一句著名的台詞:

定義我的,不是我的內在,而是我的行為。

也就是說,不管人們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只要外在行為表現出言行一致的作為,即使某些作為不被所有人認同,但多數人大概都不得不承認:這個人至少很「真」,不會說一套做一套。

你懂得如何「調適真誠」嗎?

對並不需要追求「爆紅」的多數人來說,能否展現出這樣的「真實感」,其實與我們的職場生涯,大有關聯,尤其是想要晉升領導階層時,更為重要。

《哈佛商業評論》2015年發表的文章〈真誠,沒那麼簡單〉一文中,作者荷蜜妮亞.伊巴拉(Herminia Ibarra)提出「調適真誠」的概念,指出人在不同角色之間切換時,必須學會調整自我展現,以化解身份間的緊張與拉扯。

荷蜜妮亞.伊巴拉(Herminia Ibarra)

圖/荷蜜妮亞.伊巴拉(Herminia Ibarra);取自Herminia Ibarra官網

在現代職場中,角色轉換的頻率與幅度都遠超過以往。如果我們只是想「優化」現有工作的表現,清晰的自我意識能幫助我們聚焦方向、發揮強項;但若我們想要「轉變」工作領域,過於堅持原有的自我形象,反而可能成為前進的障礙。

然而,所謂「調適」並非要人虛偽或迎合,而是一種有目的的真實。伊巴拉進一步提出「外在視野」(outsight)的概念——我們必須藉由行動來開拓思維,而非僅靠內省來尋找答案。要具備領導人的思考方式,就要先以領導人的姿態行動:主動嘗試新計畫、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採取新的做事方法。尤其在轉型與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應先行動取得經驗,再反思與修正。

因此,在職場上的「真實」,並不是執著於一成不變的自我,而是願意在行動中調整、在改變中成長。真實性就像一件衣服——它不一定完美無瑕,但要能展現出你最具魅力、最能贏得信任的一面。

保有學習與變化的彈性

回到王世堅,無論是否支持他的黨派立場,但多數人都難以否認,他很「真」:不論是跳海、剃頭,還是高空彈跳,都創造出了他的個人風格。也就是說,王世堅找到了一件非常適合的「衣服」,或許也就是他能夠在政治舞台上長期發揮並持續成為焦點的關鍵因素。

也因此當有人將他質詢的片段改編成音樂影片時,影片能與諸多爆紅因子相互撞擊,達到快速出圈的效果。

當我們談「真實」,並不是要回到最原始、未經修飾的自己,而是以成長為目的去探索更廣的可能性。真正的真實,是在不斷嘗試與調整中形成的——它讓我們在新的情境裡仍能展現一致的價值觀,同時保有學習與變化的彈性。回頭想想,我們應該表現出怎麼樣的真實,才能在職涯上「從從容容、游刃有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