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 跨國公司可利用中國經濟四大優勢,在「神鬼競爭市場」勝出

跨國公司可利用中國經濟四大優勢,在「神鬼競爭市場」勝出

Deng Heping/VCG via Getty Images

儘管中國正面臨各種宏觀經濟挑戰,但其混和式「國家資本主義」仍擁有不可否認的優勢。跨國公司不妨調整過去西方領先的世界觀,以務實的方式利用中國經濟的四大優勢:創新生態系、在全球南方的投資、競爭激烈的市場,以及14億的消費者。西方企業不必「全盤適應」中國模式,但務實參與中國市場,就能找到新的成長機會。

1978年,鄧小平推出「改革開放」政策,利用西方技術和專門知識促進中國的發展。這在政治上是一個冒險的舉動:共產黨內部的意識型態強硬派,對這隱含了中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落後,與西方資本主義較為優越的假設感到不滿。但是鄧小平體認到,中國的現代化既需要務實,也需要謙遜。

如今角色已然互換。雖然說中國的混和式「國家資本主義」體系是否會超越西方模式還言之過早,但它擁有不可否認的優勢。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指出,中國在64個關鍵技術領域裡,有53個處於領先。這項成就建立在中央集權計畫與控制的基礎上,但也以無情的競爭為特色,製造出能在價格與品質上與已開發經濟體以及新興經濟體競爭的全球贏家。沒有哪個國家的市場規模,或消費者對最新科技技術的熱情能與中國相比。

跨國企業的領導人必須採取如鄧小平一般的務實與謙遜,才能在今日的中國取得成功。只要抓住中國經濟四大關鍵優勢中的機會,那些做到的企業將獲致利潤豐厚的全球成長,並在本國市場占有優勢。

1. 中國的創新生態系

中國的創新生態系,獨樹一幟地結合了從上而下的政府-產業協調,與中國創業家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