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有技巧地製造相對性,把顧客的心理摩擦力轉為吸引力

有技巧地製造相對性,把顧客的心理摩擦力轉為吸引力

有技巧地製造相對性,把顧客的心理摩擦力轉為吸引力

yanik88/shutterstock

當你需要推動新想法時,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產品不好、說法不漂亮,更不是想推動的事情不夠重要,而是因為演化使人具有抗拒改變的傾向,也就是「心理摩擦力」。如果沒有對症下藥,陷入「吸引力思維」的陷阱,誤以為不斷加碼就能打動別人,最後會發現不僅代價高昂,還成效不彰。

你會如何讓別人接受新想法呢?

大部分的行銷人員、創新者、主管、社會運動人士,或是任何跟推動改變這件事有關的人,行動時都是根據某個深植腦海的假設—吸引力法則。由於這個觀念太過根深蒂固,以至於很少會注意到它的影響,也很少質疑其價值。一般人認為,若要說服別人接受新想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新想法本身的吸引力〔註〕,而這可能也是唯一的辦法。我們本能地相信,只要加碼加得夠多,別人就會點頭說好。這個本能反應誘使我們走上歧路,只顧著為新想法錦上添花,或是一頭熱地放送訊息,費盡心思只為了讓人上鉤。這類做法的目標是要加強推動新想法的力道,我們稱之為「吸引力導向策略」。吸引力的用途就是讓新想法看起來更誘人,好煽動大眾改變的欲望。

註:原文是用「Fuel」一詞,直譯為「燃料」,為求理解方便、與「摩擦力」對應,全書視情況譯為「吸引力」或「動力」。

我們太在意吸引力

本書將說明,人們在推銷新事物和創造改變時,直覺的做法往往是錯的。創新者把火力集中在加碼,但企圖增加吸引力的同時,很容易忽略掉與「改變」相關的另一大要素,也就是在推動改變時,與我們唱反調的心理摩擦力(Friction)。心理摩擦力意指拒絕改變而產生的心理抗力,它會阻礙創新。儘管很少有人注意到這部分,但是對於創造改變來說,心理摩擦力至關重要。

傳統上,以吸引力推動創新的做法有其必要性,畢竟新構想本身若亮點不足,根本無以為繼。但只靠吸引力是不夠的,創造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抗拒改變的阻力。就算我們沒有察覺,這些阻力仍然真實存在,並默默破壞我們為創新付出的努力。當我們順著本能反應走,想透過增添吸引力來披荊斬棘時,反而會在不知不覺間增強了需要被克服的心理摩擦力。

製造相對性

想像某個明媚的夏日,你漫步走進芝加哥市中心的Nike專賣店,為自己挑了一雙超棒的運動鞋,也替孩子選了幾套運動服,總價是300美元。付款前,店員忽然提議,最近有家Nike特賣店剛開幕,就在五個街區外,而且你運氣還真好,想買的這些品項那邊剛好都有,你在這兒買要花300美元,但如果去那家特賣店買,可以省50美元。你覺得自己聽了會作何感想?我們敢說你一定心情超澎湃,或者至少應該會滿驚喜的。而且我們猜,應該很多讀者會樂意多走這五個街區。

現在來想想另一個類似的情境。你正在賞車,也找到想要的車子了,正要簽約的時候,業務忽然跟你說,順著這條路下去五分鐘左右的路程,有另一間汽車展示中心。你要花3萬美金買的這台車,如果在那裡買,可以省50美元。這下子你會作何感想?也許你會覺得被冒犯、沒興趣,或是有點困惑,但總之心裡肯定會不太高興。

這說來就很謎了,理性的人應該會對這些意見一視同仁。兩者投入的時間精力差不多,省下的錢也一樣都是50美元,不多也不少;50美元可以讓你在鄰家小酒吧舒舒服服地過一晚。但,人類並不是理性的動物。

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相對性的力量,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完完全全、徹徹底底,都是基於相對的方式。請稍微想一下你的人格特質,用一到五分回答下列幾個問題:你這個人有多有趣?多有創意?多有抱負?雖然你未必會意識到,但其實你在回答的過程中,會把題目稍作更動,真正拿來自問的題目變成是:我跟別人比起來,有多有趣?多有創意?多有抱負?你沒辦法憑空回答這些問題。

我們是依據相對性來看待這個世界的。相對性不僅顯示出我們看待自己與物體的方式,也形塑了我們對構想和機會的看法。我們不會憑空理解一個新構想,而是會依循背後的脈絡。然而,我們在說服別人接納改變之際,卻很容易忽略這個事實。

請試想,假設你希望員工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建立支出報告,該怎麼做比較好?我們猜你會採用吸引力導向的方法,跟員工說明新系統的優點,例如解釋新程式比較省時之類的。

有注意到其中的大問題了嗎?

請自問,在這種情境下,相對性是會:(A) 對你有利,(B) 對你不利,還是 (C) 不相關?我們把這個問題丟給MBA的學生,結果約有75%的人選 (C) ,因為他們直覺上認為員工只有一個選項需要考慮,所以相對性在此沒有影響。這麼想可就錯了。

當你在跟別人說明新的做事方法時,背後往往都藏著一個會被拿來比較的基準點,那就是「現狀」。一般人很常拿新事物跟自己感覺舒服、熟悉的事物對照,這種做法對創新相當不利,因為多數人都寧可舒服自在,也不願侷促不安。

好消息是,如果我們能理解相對性運作的原理,就可以把慣性從摩擦力轉化為吸引力。方法就是針對比較基準點先下手為強。想要產生影響力,黃金法則就是永遠不要只給一個選項。因為如果你只給人們一個選項,他們就會本能地將新事物與自己熟悉的東西比較,而熟悉的那一方總是會獲勝。相對地,我們應該創造多個對我們更有利的比較基準點。這邊介紹兩個可以讓相對性對你有利的策略。

策略1:提供極端選項

請看看左邊那張葡萄酒單。哪支酒最吸引你的注意?我們猜應該是那支125美元的紅酒。它會特別顯眼,是因為相對之下比酒單上的其他品項更顯極端。

內圖

大部分的酒都在差不多20美元上下,以至於125美元的酒看起來特別突出。為什麼要把這支酒列在這裡呢?當然啦,你如果要把錢花在這上面,餐廳肯定會拍手叫好,但這並非這支酒列在這裡的真正原因。它被列在這裡,是為了讓你可以更理所當然地購買下一個價格級距的紅酒—看是要買44.99美元的薄酒萊村莊級紅酒,還是50.99美元的隆河丘紅酒。

一般人在世界各地旅遊時,對於該花多少錢在紅酒上並沒有什麼概念,他們對於紅酒價格只知道個大概而已,最主要還是根據上下脈絡(在此就是酒單)來引導自己的選擇。如果單子上最貴的酒是50美元,那麼點一支50美元的酒感覺就好像在亂撒錢。既然一瓶125美元的酒出現在這上面,那麼點一支50美元的酒好像就合理多了。對創新來說,這堂課的啟示就是,要多給個極端的選項,讓其他選擇相較之下看起來更為合理。

你有注意過電影院的爆米花份量選項嗎?有小、中、大和特大號的爆米花(應該改叫「水桶大」爆米花)可供選擇。跟125美元的酒一樣,特大號爆米花會出現在選單上是有戰略考量的:能讓你從中杯爆米花改成買大杯爆米花。

策略2:強調次佳選項

你對目前使用的產品不太滿意,想找個更好的選擇。就你所知,市場上有三種產品可供挑選。選項A跟你們公司目前使用的軟體有同樣問題,根據其他用戶的心得,它的操作介面很笨拙,是市場上推出的第一代產品,外觀也沒更新,因此選項A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選項B就很不一樣了,不只介面漂亮、操作順手,還因為對使用者很友善而大獲好評,客服支援也是有口皆碑。但問題來了,它的價位是目前這款的兩倍。產品好歸好,但價格實在讓人下不了手。最後則是選項C,使用者介面同樣出色,客服支援雖然沒有選項B那麼好,但也明顯比現有的這款提升了一個檔次。不過,跟選項B不一樣,選項C的價格只比目前的稍微高一點。綜觀這幾個選項,該選哪個很明顯:選項C獲勝。

那麼該如何說服團隊採用選項C呢?一般的做法是讓同事看看這個選項有多好、讚揚它的優點。談到這裡,這個策略的問題應該呼之欲出,那就是沒有處理比較基準點。你的同事很容易會把選項C跟現有的產品比較,就像反射動作一樣,而現有的產品就算不完美,至少他們知道問題在哪,還比你提議的產品便宜。

為了消除這種心理摩擦力,我們必須更動比較基準點。與其讓人拿選項C跟現有的軟體比較,你倒不如拿它跟次佳的選項比較。或許可以先用以下的說法開頭:「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支出報告軟體有些問題。現在市場上有三款軟體,我認為其中一種明顯勝出,那就是選項C。但為了讓大家能充分評估,我想簡單介紹一下另外兩款,幫助各位了解它們的優缺點。」

只要把其他選項的缺點攤開來講,就能提升優勝選項在他人心中的價值。請注意,我們並沒有把所有選項都放在相同的立足點上,我們不是告訴大家「請從三款裡面挑一款」,而是把次佳選項當作參考基準點,讓勝出的選項有脈絡可循。

中杯爆米花的誘餌效應

這是一種被消費心理學稱為誘餌效應(decoy effect)的現象,它是這樣運作的:假如只有兩種選項,而我們被迫在兩種正面特質之間作取捨,例如價格對上產品的性能,那麼消費者就會根據個人喜好去挑選。如果你在乎的是價格,就會選比較便宜的那一種。但假設出現第三種選項,強調產品的性能,但跟既有那種也強調產品特性的選項一比,卻又比不上,那麼人們就會被引導去選擇性能較優的那個既有選項。

為了說明這個概念,這裡要談談如何應用誘餌效應,讓人決定買大杯爆米花,而不是只買中杯爆米花。在第一種情境下,電影院觀眾可以選擇3美元的小爆米花或7美元的大爆米花。多數人會選擇小杯的,代表他們在乎省錢更勝於較大的份量。

在第二種情境下,觀眾有三種可以選:小杯的3美元、大杯的7美元,以及做為誘餌的選項,也就是6.5美元的中杯爆米花。之所以稱為誘餌,是因為中杯跟大杯的價差很小,份量卻相差很大。假如選項改成這三種,多數人就會改買大爆米花。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只要花差不多的錢,就能買到更多的爆米花,相較之下,誘餌能讓大爆米花看起來更划算。

設置誘餌選項是特別有效的一種行銷交易技巧。雖然有些讀者不介意使用這招,但還是有很多人不太能接受這種策略。我們在此想清楚區隔「強調次佳選項」與「設置誘餌選項」這兩種策略。在軟體的那個案例中,你並沒有假造選項來扭曲別人的想法,你只是幫他們把你認為比較好的選項放進脈絡之中呈現。如果其他人跟你的想法一致,那麼次佳選項就能減少慣性造成的心理摩擦力。這種做法既誠實,也能讓對方有能力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喝酒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內圖

書名/心理摩擦力(The Human Element)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2023年2月22日
作者/大衛.尚塔爾 David Schonthal、洛蘭.諾格倫 Loran Nordgren 
作者簡介/大衛.尚塔爾為凱洛格管理學院創新與創業學程的得獎教授,除了學術研究之外,也投入設計、創新顧問和創投基金等領域,在世界各地促成超過200多項新產品與新服務的創造與推行。 
洛蘭.諾格倫為凱洛格管理學院教授,透過研究與教學,致力於探索使人採納新點子的心理動力,以及人們為何會產生抗拒的心理摩擦力。曾榮獲多種研究和教學獎項,也與世界各地的企業組織合作,探查關於行為改變的問題,而他把這種方法稱作「行為設計」(behavioral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