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哈佛商業評論 哈佛商業評論
  • 搜尋最熱   
  • 數位轉型
  • 、
  • 商業模式
  • 、
  • 人工智慧
  • 、
  • 創業
  • 、
  • 專案管理
我要訂閱
登入
哈佛商業評論
哈佛商業評論
HBR導師講座
新冠肺炎專區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職場新手進修
台灣CEO 100強
數位封面故事
雜誌
書籍
影音
HBR個案研究
精選專題
觀念圖解 數位版訂戶專屬
管理地圖
最新出版
2021年3月號
最新出版
免費閱讀 會員登入免費看更多 訂閱數位版首月暢讀60元
  •  首頁
  • /
  • 主題分類
  • /
  •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

追蹤主題
 已訂閱
最多人看 :

有話直說但不咄咄逼人的簡單方法

  • 自我管理
  • |
  • 數位版文章
  • |
  • 2017/10/6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會遭遇衝突。很多人想要大聲說出自己的意見來改正它。在理想的世界中,這很容易辦到。你終究可以告訴那個一再打斷你的同事,自己心中的感受。你可以對他說出你的想法,把折磨你好幾個月的挫折和憤怒發洩出來。你終於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某部分感到如此不受重視和被邊緣化。 但要坦白說出自己的想法...
  • 收藏本文
  • 分享
    "有話直說但不咄咄逼人的簡單方法"

    • Facebook

離開辦公室,就該真的下班

  • 自我管理
  • |
  • 數位版文章
  • |
  • 2020/4/9
有些工作的上班與下班之間有很清楚的界線,但有些工作的界線模糊不清,或者可能並不存在。這使得我們很難做到不因工作而分心(尤其是在精神上)。 這可能會造成在晚餐時,你的女兒講著她一天發生了哪些事,但你並沒有聽她說,而是想著上司是否有發電子郵件過來。這可能表示你把原本可以花在睡眠、運動或跟配偶說說話的時...
  • 收藏本文
  • 分享
    "離開辦公室,就該真的下班"

    • Facebook
  • 當你在家工作時,如何真正投入工作?

    當你在家工作時,如何真正投入工作?

    • 自我管理
    • |
    • 影音
    • |
    • 2020/5/27
    如今,愈來愈多人有機會在家工作,這很好。但有時候,例如現在的新冠病毒疫情下,某些情況其實是人們被迫待在家中工作。 在家工作確實有很多好處,例如你可以穿著睡衣工作、不必通勤、可以和你的狗玩耍。但它確實也有一些實際挑戰。因為結構變少,其實也可能導致你工作過度、太過專注,結果筋疲力竭。這該怎麼解決? ...
    • 收藏本文
    • 分享
      "當你在家工作時,如何真正投入工作?"

      • Facebook
  • 離開辦公室,就該真的下班

    離開辦公室,就該真的下班

    • 自我管理
    • |
    • 數位版文章
    • |
    • 2020/4/9
    有些工作的上班與下班之間有很清楚的界線,但有些工作的界線模糊不清,或者可能並不存在。這使得我們很難做到不因工作而分心(尤其是在精神上)。 這可能會造成在晚餐時,你的女兒講著她一天發生了哪些事,但你並沒有聽她說,而是想著上司是否有發電子郵件過來。這可能表示你把原本可以花在睡眠、運動或跟配偶說說話的時...
    • 收藏本文
    • 分享
      "離開辦公室,就該真的下班"

      • Facebook
  • 自制力的黑暗面

    自制力的黑暗面

    • 自我管理
    • |
    • 數位版文章
    • |
    • 2020/3/17
    成功的人有個特點,就是能夠抗拒與長期目標相牴觸的短期衝動。研究顯示,有強烈自制力的人有更好的健康、人際關係、財務情況和職涯。他們也比較不會有一些問題,像是暴飲暴食、過度花費、抽菸、酒精或藥物成癮、做事拖延和不道德的行為等。能夠抵擋誘惑,本質上也會帶來收穫,因為有高度自制力的人也更滿意自己的生活,覺得...
    • 收藏本文
    • 分享
      "自制力的黑暗面"

      • Facebook
  • 告別收假恐懼症

    告別收假恐懼症

    • 自我管理
    • |
    • 數位版文章
    • |
    • 2020/2/16
    大約從12月的第三週起,許多辦公室裡的工作步調就開始慢下來。會有許多假日派對。顧客與客戶可能變得比較難找到。活力跟動力都消退了。許多人完全離開工作崗位,全心與親朋好友度過假日時光。 然後1月到了,該是時候重新回到日常工作中。但因為離開工作已有一、兩週,可能難以直接轉回工作模式。如果你覺得懶洋洋、沒...
    • 收藏本文
    • 分享
      "告別收假恐懼症"

      • Facebook
  • 值得花心力修完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嗎?

    值得花心力修完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嗎?

    • 自我管理
    • |
    • 影音
    • |
    • 2020/2/7
    超過2,500萬人註冊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但其中大多數人從未修完課程!這類線上課程招致懷疑,這只是原因之一。 MOOC究竟有多少價值?為了找出答案,一項新研究調查了全球修完MOOC的人。有修完課程的數百萬人中,大多數人的職涯或教育都明顯直接受益,特...
    • 收藏本文
    • 分享
      "值得花心力修完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嗎?"

      • Facebook
  • 自認一心多用,表現會更好

    • 自我管理
    • |
    • 雜誌文章
    • |
    • 2020年1月號
    我們可能會很自豪自己可以同時做多件事情的能力,但認知科學家知道,嚴格說來,沒有一心多用這種事,因為大多數需要主動注意(active attention)的活動,無法同時進行,我們其實是快速轉換,輪流做這些事情,而且通常成果不佳。新研究顯示,我們有理由不要打破一心多用的假象:在32項研究中,認為自己同...
    • 收藏本文
    • 分享
      "自認一心多用,表現會更好"

      • Facebook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哈佛商業評論
  •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 Copyright©1999~2021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讀者服務部
  • 電話:(02)2662-0012
  • 時間:週一至週五9:00~12:30;13:30~17:00
  • 信箱:hbrtaiwan@cwgv.com.tw
選單
  • 最新文章
  • 主題分類
  • 職場新手進修
  • 台灣CEO 100強
  • 數位封面故事
  • 雜誌
  • 書籍
  • 影音
  • HBR個案研究
  • 講堂
  • 觀念圖解
  • 雜誌訂閱
關於哈佛商業評論
  • 說明中心
  • 名人推薦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政策
  • 個資保護聲明
  • 電子雜誌常見問題
訂閱哈佛商業評論
  • 訂閱數位版
  • 訂閱紙本雜誌
  • 海外訂閱
  • 點數儲值
  • 授課文章購買
追蹤哈佛商業評論
  • Facebook
  • Google+
  • Twitter
  • LINE@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 天下文化
  • 小天下
  • 未來少年
  • 未來兒童
  • 未來Family
  • 遠見雜誌
  • 遠見研究調查
  • 哈佛商業評論
  • 人文空間
  •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 50+好好
  • 1號課堂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記住我的登入狀態 忘記密碼?
  • facebook
  • google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請輸入創建帳戶接收密碼重置的電子郵件地址。
換一張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