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霸凌他,是他抗壓性不足。」「我們公司沒有霸凌問題,那只是主管的個別行為。」請注意,這些可能都是你對於霸凌的迷思。當AI逐漸改變工作模式,人類的價值愈發重要,管理階層也要將「怎麼對待員工、打造文明職場」視為關鍵課題。
辦公室與我們使用辦公室的方式不斷在演變。我們工作的空間不是固定不變或天生如此。事實上,到一棟大樓裡做知識工作,是一個相對晚近的觀念。
【#97-3】在開會時,原則上都會希望每個人認真參與、提供意見,但,究竟何時該保持沉默,何時該勇於發言,是任何人都難以拿捏的會議技巧。
【#6-5】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在「遠距工作」上一直是滿先驅的位置,從過去就有「每週五固定WFH,一個月額外申請4天WFH」的制度,到近期開始實施「不限天數申請 work from anywhere」。這樣彈性自由的型態,讓許多工作者心生羨慕。
【#6-4】「隨處工作」是升級版的「居家工作」,強調的不只是在家裡工作,而是在任何一個你覺得合適的地方工作。
【#6-2】你嚮往在海邊小屋或山間木屋辦公嗎?
到底遠距工作的生產力如何?公司若要落實,又該如何規劃與員工之間的關係?
在印度,因工作意外而身亡的事故,僅次於交通意外。根據當地政府統計,2019年,工作意外事件造成接近五萬人死亡,而且可能是被低估的數字。有些企業積極改善勞工的工作環境,但是成效不彰,各種方式都無法降低意外事故。設計思維公司Pensaar Design觀察委託客戶的一間工廠,從人本關懷的角度出發,實地了解勞工與經理人的真實心態,從而設計一套改善方案。
台灣嚴守疫情一年多,始終是全世界的模範生,可惜仍在5月初失守。疫情傳播飛快,全台很快進入三級警戒。許多領導人突然意識到,僅僅是讓同仁在公司戴口罩、勤洗手,已不是最完善的應對之策,但突然要員工分流上班、甚至完全在家工作,還是令人措手不及,不知要從何準備起。
不花大錢,一個好點子,就能讓員工工作省力又省時!連續三屆榮獲勞動部「職務再設計創意競賽」獎項肯定的中華汽車,透過鼓勵同仁自主提案,進行改善措施,排除障礙、提升工作效能,老字號更添新動力。
眼前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讓融合傳統辦公室與居家工作的混合型工作形態,變得更加成熟。有鑑於這是個日益普遍的趨勢,領導人應如何面對這項變革,打造出最適合自己公司的獨特工作形態?
LEADERSHIP & MANAGING PEOPL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ANAGING YOURSELF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