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事業究竟應該登記為營利或非營利事業?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謝英哲長期研究台灣的社會創新與創業,本文將結合台灣政策環境,為台灣創業家提供更寬廣的思路。
如今,營利事業與非營利組織之間的界線愈發模糊。營利事業能以嘉惠社會的方式經營,非營利組織也能提供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帶有社會使命感的創業者,應盡早確定自己的新創企業屬於何者,以避免後續的經營難題。
在過往,非營利組織都不曾是業主會考慮的諮詢或合作伙伴,但今非昔比,愈來愈多企業發現非營利組織有許多可以學習之處,尤其在看重ESG議題的當下。如果你也想開拓自身在ESG方面的作為與影響力,可以如何向非營利組織取經,以及善用他們能夠提供的資源與建議?
FOUNDER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ERSONAL PURPOSE AND VALU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