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夫曼基金會(Kauffman Foundation)研究與政策副總裁,以及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經濟研究資深研究員。
由於對經濟持續成長的可能性充滿疑慮,最近有兩本電子書都顯示,現在爭論的焦點集中在一個問題上:我們能不能透過純粹的創造力,持續推動生產力提升,以提高所得。
根據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教授莫里斯. 克雷納(Morris Kleiner)的詳細研究,後經濟衰退期的失業率仍居高不下,但美國各州早已規定,有些勞工必須先取得授權,才能提供服務或開設公司,這種勞工愈來愈多,已從1970年的10%激增到目前的大約30%。這個問題集中在服務業,大約80%的美國人實際從事服務業,如果不計算政府員工,比例會更高。
如果商界贊同某一個觀念,改變就會很快發生。《哈佛商業評論》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合作編纂年度大創見,為大家提供十個我們認為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創新做法。從提升生產力到國家規畫,從醫療到駭客技術的應用,本專題提供的每一個創見,只要能獲得廣泛支持,就能產生深遠影響。你,會支持哪些創見呢?
在大學從事研發的創新者,經常創造出突破性的新技術,這些新技術一旦由產業界商業化,便有力量延續經濟成長。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