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 打造冷氣「知識工場」,讓經驗升級為可量化資產

傳產的數位轉型困難重重,東昇空調總經理曾健瑋憑著經驗與決心,翻轉空調產業的紙本作業,推動公司成長;蘇義傑攝。
【第五屆數位轉型鼎革獎—年度領袖獎-中小型機構組】你想過冷氣服務也可以「訂閱制」嗎?東昇空調不但做到了,如今還占營收15%。然而,為了推動改革,二代接班的曾健瑋曾在公司「三進三出」!他如何讓這個傳統行業走向數據改革之路?
「靠經驗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傳統方法很難帶來成長!」二代接班的東昇空調總經理曾健瑋,談起帶領公司推動數位轉型至今7年的原因。
地處亞熱帶的台灣,氣候炎熱的時間很長,空調系統安裝、保養、維修的需求很大。空調產業多為師傅帶著工具箱、靠紙本單據跑單的小型工作室,長年處於「高度破碎化」。
曾健瑋的父母也是從萬華的社區冷氣行起家,雖然規模逐漸成長,請了好幾個師傅,甚至還導入單機版ERP,但成長速度仍有限,再怎麼拚,都難以脫離冷氣行的規模。
「不好的系統就是營運阻礙,」談到之前的ERP系統,曾健瑋連連搖頭,「我要看到營業數據或當天工單,助理得人工整理報告,根本不即時。」
因此,當年只有39歲的曾健瑋,動了革新念頭。他先從工作流程著手。
從破碎產業看到困境
過去,冷氣維修依賴資深技師的「經驗傳授」,問題的診斷與排除,只能靠「直覺」,技術知識無法清楚記錄或傳承,企業也難有穩定的服務品質。
於是,曾健瑋開始推動技術知識的標準化與系統化。首先,他建立詳細的SOP操作手冊,詳載每一項冷氣維修與安裝的步驟,並依據難度與技能需求分級,讓不同資歷與能力的技師都有明確的進階學習路徑。
同時,他設立冷氣維修技術的培訓基地,提供實作訓練,針對常見問題建立模組化教材,讓員工得以累積經驗。
打底完成,曾健瑋接班初期,便開始盤點公司的數位工具,輔以課程、講座,培植各種數位力;2022年是東昇數位轉型的關鍵時刻,導入新系統,設計新工作模式,顯著優化公司營運,全年營收從接班時的5,000萬元,躍升至今年上看5億元。
曾健瑋勇於挑戰傳產框架,憑著活躍的數位思維,獲得本屆數位轉型鼎革獎中小型機構組的「年度領袖獎」。(第五屆數位轉型鼎革獎完整得獎名單請點此)
現在看來耀眼的成績背後,其實充滿了辛酸,曾健瑋的接班路並不順遂。他不諱言,協助公司轉型的過程中,與父親有許多理念衝突,2012年首度加入公司,期間竟「三進三出」。
曾健瑋不在公司時,也沒閒著,他考取空調專業證照,還到其他空調企業上班,「我才發現,整個產業面對的問題都差不多,公司更該加速轉型。」
2018年正式接班,曾健瑋的第一步是淘汰單機版ERP;沒想到,找不到替代品,「顧問幫我們檢視了兩個月後,只回了一句話:這產業沒有適合的ERP。」
既然沒有人可以模仿,那就自己做!曾健瑋著手開發數位平台,整合接案、派工、排程、技能知識庫等資料,做為數位轉型的基礎建設。
之後,他進一步打造圖像資料庫與案例診斷模型,將一線技師的實務經驗轉化為可視化、可量化的知識資產,同時推動流程創新,利用Line和app等數位工具,打造自動派工與即時完工通報。因此,報修到派工的流程縮短至0.8天,即時處理率達93%,重工率下降35%。
冷氣也能「訂閱制」
不僅如此,曾健瑋更打破空調產業慣用的商業模式,推出「空調租賃訂閱制」,將傳統一次性買斷的做法,改為月繳租用、含保固與零件的長期服務。
很快便有大型連鎖餐飲集團上門談合作,因為長期保固與主動保養機制,能有效降低冷氣故障風險,且相較於一次性買斷設備所需的高額前期成本,訂閱制更具經濟效益。
現在東昇訂閱制續約率高達82%,ARR(年經常性收入)占營收15%。曾健瑋創造卓越的轉型成績,讓過去意見相左的父親,放心把公司交給他。
這家即將步入40歲的傳產老公司,要落實數位轉型,挑戰的不只是系統,還有文化。
「員工第一反應是:『又要改變了!』有人還直說『不可能做到!』」曾健瑋強調「眼見為真」,當員工發現導入新系統,工作變得更輕鬆、更有效率,就是轉型成功的敲門磚。
談到未來的發展,曾健瑋要利用物聯網掌握冷氣的電流、壓力、溫度等數據,希望在產品異常前便主動出擊,進化為「數據驅動的智慧空氣管理企業」。
傳產該如何在紅海之中創造競爭力?空調產業二代曾健瑋憑著數位轉型,做出絕佳示範。
成立/1986年
總經理/曾健瑋
出生/1986年
學歷/銘傳大學企管系
經歷/第三屆台灣冷凍空調展望關懷協會秘書長、ASN聯創共享室裝聯盟創會會長
2024年營業額/3.5億元
主要業務/空調維修保養、空調設計規畫與安裝、空調設備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