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世紀少見「雙重變局」,企業如何在巨變中制定生存戰略?

世紀少見「雙重變局」,企業如何在巨變中制定生存戰略?

左起為黃亮勛、陳進財、楊瑪利、戚務君;張智傑攝。

面對關稅、匯率與AI新技術的顛覆性浪潮,企業正面對一場充滿挑戰的「雙重變局」。在2025年《哈佛商業評論》管理年會中,商管學界、高科技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領袖同台剖析現況。要在動盪時代中執行「雙軌轉型」,企業應具有哪些認知與準備?在本日跨界座談中,與談人包括政大商學院學術副院長戚務君、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以及霹靂國際多媒體集團總經理黃亮勛等企業界與學界精英,在《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執行長楊瑪利親自主持下,現場激盪出許多獨到觀點與經驗分享。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在27日舉辦2025 HBR管理年會,本屆主題為「川普2.0 × AI:迎戰雙重變局」,在科技新浪潮及政經政策的雙視角下,深度分析企業現正面臨的挑戰與可能從中萌生的新機會。

匯集科技、商管以及文創領袖同台的跨界座談,由《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執行長楊瑪利親自主持,與談人包括政大商學院學術副院長兼產業博士學位(DBA)學程主任戚務君、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的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以及霹靂國際多媒體集團總經理黃亮勛。

企業正面對世代少見、難以複製過往經驗求解的艱難變局,是同台者的一大共識。以下即是2025 HBR管理年會本場跨界座談的精華整理:

政大戚務君:去年企業關注碳排,今年關稅變化快又急

產業博士學位(DBA)學程主任戚務君教授回顧,去年企業的一大關注是碳排議題,這是相對有時間可以研擬、準備的任務。然而,關稅與貨款、訂單的變化來得快又急,要如何聰明應對,就成為一大挑戰。

戚務君

圖/政大商學院學術副院長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主任戚務君;張智傑攝。

戚務君表示,企業常以「創造價值」為重,但要在短時間內為產品及服務加值是很難的。他認為價值創造、策略擬定與組織成長,實則是企業永遠的課題。可以「六邊形」戰法作為思考框架,也就是上、下、左、右、前、後共六個面向。

朝上要取得信任,這可能包括董事會、投資人;朝下要培育人才。左與右是耕耘跨部門、跨組織與跨生態鏈的合作關係。往前是看向未來,做好風險管理,確保有持續成長的韌性。往後則是檢視過往經驗,取得回饋,從成敗中學習。

至於人工智慧對人才及組織運作的影響,戚務君認為,如果企業主認同人才是稀缺的,就要認清年輕世代與許多管理階層來自完全不同的成長背景。他建議可多理解新世代重視的價值,例如多元、公平等概念。

一個組織內部有著不同世代的成員,價值觀也難免有所落差。面對這類價值觀差異,戚務君認為沒有標準解方。組織可試著建立組織共同文化,或是接受差異、但建立遊戲規則,也可以任成員各憑本事,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何使用人工智慧,同樣沒有單一的標準答案。戚務君鼓勵企業「多聽多問多學習」,參考較成熟的實例做法,從問題解決切入,縮短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之間的時間。

穩懋陳進財:台美關稅談判不如預期,政府須考量保護農漁牧

穩懋半導體董事長、也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的陳進財直言,有鑒於台灣與美國在ICT產業的密切關係,台灣業者可說是幫助美國「再次偉大」的好伙伴,但關稅談判卻不如預期。

陳進財

圖/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張智傑攝。

陳進財認為,基於供應鏈的相互關係,以及最終產品從台灣直接出口的比例不高,半導體產業在關稅衝擊中受到的傷害相對較小。但傳統產業會受到更大影響,尤其是如何保護農漁牧業者的生計,是政府必須考量的面向。

陳進財表示,人工智慧已可說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近年也在公司內部的創新競賽中,注意到愈來愈多、愈來愈厲害的生成式AI創新出現。其中,成效最顯著的可能是製程後段的檢驗環節。使用AI進行檢驗,不僅可節省人力,也比肉眼更精準。但同時面臨新技術湧現、勞動力短缺,以及關稅、匯率等挑戰的中小企業,會更需要政府、產業團結支援,來有效導入AI、進行升級轉型。

陳進財指出,企業現正處於本世紀間一場非常大的變局之中,與之前的經驗相當不同。經營企業有不變之處,例如公司的價值堅持,但也要「知變、求變、應變」,不斷向前邁進。他更指出,AI時代才剛開始,尚未真正到來,未來發展仍充滿變數。

霹靂黃亮勛:應用生成式AI,延續知名角色「素還真」的完整性

霹靂國際多媒體集團總經理的黃亮勛是霹靂布袋戲第五代接班人。身為本土布袋戲發展的關鍵推手,霹靂國際多媒體近年積極應用新技術,也包括新近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黃亮勛

圖/霹靂國際多媒體集團總經理的黃亮勛;張智傑攝。

黃亮勛分享,一項應用實例是以語音辨識及合成技術,延續知名角色「素還真」的完整性。素還真的配音演員、有「八音才子」美名的黃文擇2022年逝世,由於表演出色、聲音辨識度高,黃文擇的詮釋已與「素還真」這個角色緊密結合。

團隊使用黃文擇的表演資料訓練模型,為接任的配音員「變聲」。讓配音員可以專注在聲音表演,而不需再費心模仿黃文擇聲線。黃亮勛認為,人類配音員終究會退場,以這樣的方式延續角色IP,應會成為業界常態。

他也誠實表示,從3D到AR、VR與元宇宙,再到現在的AI,其實不易判別每波浪潮是短時間的炒作,或是市場正在萌生的長期性需求。但公司秉持參與、嘗試的態度,為可能發生的典範轉移做準備。

黃亮勛看好,這波人工智慧浪潮應會醞釀出真實的新需求。對此,公司也已在建立自己的霹靂宇宙資料庫,納入長年累積的劇本、角色設定、美術資料等數據,一方面可輔助創作發想,也能為未來的創新應用打下基礎。

除了應用AI提升生產效率,黃亮勛也已注意到業界出現更多新形態的內容與新興參與者,可能對商業模式帶來很大改變。例如,使用AI翻譯、配音,甚至是改變影視作品的人物嘴型,就能以更低成本打入其他語種市場,尤其是不習慣閱讀字幕的市場。

以AI生成不同切角的行銷素材,經營更加細密、多元的小眾市場,也可能由量變引向質變。黃亮勛直言,在AI能力進展中,市場需求的改變,以致於產業的典範轉移,「正在慢慢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