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黃陳宏:迎戰全數據、全連結、全綠色三大趨勢

專訪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

黃陳宏:迎戰全數據、全連結、全綠色三大趨勢

黃陳宏:迎戰全數據、全連結、全綠色三大趨勢

黃陳宏強調,企業要維持競爭力,必須在整個供應鏈體系當中,維持敏捷性和可靠性;SAP提供。

數位轉型是企業管理的重要議題,再加上地緣風險、節能減碳等考量,領導人該如何著手?黃陳宏分享他的經驗觀點。

科技快速發展,對產業的衝擊又快又猛,企業該如何因應呢?

全球知名企業軟體廠商SAP,每年在台灣舉辦上千人參與的「SAP NOW」活動,今年5月24日在疫情過後再度盛大舉辦。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專程來台。除了發表開幕演講,並接受《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專訪。

在開幕演講中,黃陳宏點出三大趨勢是企業不能不重視的。

一是全數據。數據是邁向智慧企業的基礎,他建議企業應該打造以雲服務為核心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二是全連結。過去的供應鏈管理只強調點對點、上下游,但現在則強調建構整個生態系的全連結。例如SAP目前打造出的生態系網絡,涵蓋全世界超過190個國家,超過750萬家企業。

三是全綠色。未來必須重視永續發展,將碳管理、碳排放、碳標籤等數據,融入原先的ERP報表中,讓人、財、物、碳一起思考。

以鏈織網+數據上雲

在會後採訪中,黃陳宏更進一步延伸演講內容。他指出,企業應該要有一個新的觀念,叫做「以鏈織網」。

身為國際供應鏈的一員,很多台灣企業都很擅長供應鏈管理,但光是管理自己上下游的供應鏈還不夠,更需要擴展成一個商業網絡,把多個不同的供應鏈生態結合在一起,創造全方位資源整合的能量。

舉例來說,一家台灣企業在台灣發展得很穩定,上下游也緊密配合,但如果今天需要到海外擴點,或是在其他地方行銷、設置工廠,不可能把原本的供應鏈全部搬出去,此時若能身處一個多元生態的網絡,就能因時因地保持企業的可靠性和敏捷性。

要打造以鏈織網,從內而外可分三個步驟:第一,先打通企業內部的資訊障礙;第二,連結及整合供應鏈、合作伙伴的資訊;第三步再與其他生態系共同串連,創造資源共享的網絡效應。

這三個步驟說來簡單,難處卻是各類資訊如何串接。很多企業最大的痛點是人力資源管理用一套系統,供應鏈管理用一套系統,生產製造又是不同的系統,到最後就變成各自獨立的「數據孤島」。

最好能夠透過一個數位化核心建設,把所有的數據放到雲端,再利用共同的平台將所有資訊體系結合,才能讓資訊力轉化為決策力、競爭力。

另外一個重點則是「數據上雲」,資訊雲端化是主流趨勢。黃陳宏分析,上雲有三個好處:第一,起步的成本低,不需自建機房,曠日費時;第二,雲端具有靈活的擴充性,當企業發展需要更多的數據空間和應用程式時,可迅速反應;第三,讓企業的資訊更容易與其他生態圈結合,完成「以鏈織網」的目標。

企業不管要推數位轉型,或數位加上零碳的「雙軸轉型」,都必須透過雲端升級,建立可串接的資訊化平台來完成。黃陳宏指出,現在台灣幾家大型企業像是鴻海、緯創、英業達等公司,都採取這樣的發展策略。

這種做法不只符合大企業需求,對中小企業更加重要。目前SAP就和金屬中心合作推動「扣件雲3.0」,未來會先將高雄三百多家製造金屬扣件相關的企業結合起來,共同推動永續轉型。

因為這三百餘家公司多屬中小企業,資源有限,本身要數位轉型就不容易,未來又要碰到很多新法規的要求。其中壓力最大的就是歐洲即將在今年10月份試行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扣件雲3.0」平台便可以協助扣件業者進行碳排放的係數計算、品質驗證以及查核驗證報表,「企業本身的投資少、回報快、起步迅速,」黃陳宏說。

由於先前高雄市碳排放占台灣的20%,高雄市政府也與SAP討論,如何因應未來碳稅、碳交易以及碳中和的需求。

身為全球企業管理系統領導廠商,SAP的前2,000大客戶,幾乎就囊括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排碳量,因此自2008年起,SAP就投入減碳相關的解決方案,包括碳排放管理、碳足跡計算、ESG報告的產出及驗證,以及循環經濟的相關做法。自己成功的做法才轉為客戶也能使用的系統。

最後,對於《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與台灣SAP合作推出、今年進入第三屆的「數位轉型鼎革獎」,黃陳宏觀察到愈來愈多的中小企業投入角逐本獎項,這些中小企業投入的資源和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更有許多創新的作為,奠定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