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演算法領導人》(The Algorithmic Leader: How to Be Smart When Machines Are Smarter Than You),他是全球顧問公司Tomorrow的執行長,協助設計符合21世紀需求的企業。
數位轉型不僅是讓你變得比同業「更好」,而是可能將你變得「與眾不同」,進入超過你能掌握並預測的階段。如果走到這一步,你或許會對於後續發展感到十分不確定,這時你就需要「浮現式」的數位轉型方法。這是什麼樣的概念?讓經典跑車公司布加迪、全球零售咖啡龍頭星巴克,和全球瘋搶其疫苗的莫德納,展現實戰作為。
使用人工智慧的企業,通常會雇用一小群高薪員工,再搭配數百萬個低薪勞工。新的數位鴻溝正在不斷擴大,一邊是有辦法得到高等教育與領導能力培訓的勞工,另一邊是無力取得這些資源,甚至還會受到演算法管理的勞工。面對演算法造成的不平等,企業領導人必須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只應該為自由工作者規畫一些溝通、回饋意見和升遷的管道,還必須認真思考如何重新訓練員工,並提升社區參與。
演算法經過優化是為了做「什麼」,應該會受到股東、顧客,以及主管機關的質疑。可能有人要領導人揭露,人工智慧系統的設計背後有哪些人為決定、考量了人們關切的哪些道德和社會問題、獲得訓練資料的來源與方法,以及監控那些系統產生的結果是否存在偏見或歧視。領導人應仔細記錄決策,而且一定要了解業務核心的演算法流程。
法律不一定會訂出明顯的倫理道德界線。例如,臉書引起軒然大波的劍橋分析公司事件,臉書的行為雖然合法,也並未逾越產業限度,卻並非以使用者的最佳利益為考量。但想要立法禁止所有收集資料的行動,絕對不會是個好辦法。而且,與其依賴法規,企業領導人應該走的是一條倫理規範的路。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