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專訪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企業長期成長與短期獲利的取捨

專訪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企業長期成長與短期獲利的取捨

專訪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企業長期成長與短期獲利的取捨

蔡明介提供。

自2010年《哈佛商業評論》評選全球績效最好的企業執行長以來,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不僅連續在2013年、2014年的〈全球執行長100強〉排行榜,成為台灣唯一入選的企業領導人,今年的排名更從第83名提升到第21名。排名提升的主因,在於聯發科技再次打破了IC設計產業「一代拳王」的魔咒,總股東報酬率與股票市值較其他企業,有更突出的表現。這也是全球執行長100強中許多企業領導人的共同特色:他們能在投資市場給予短期績效極大壓力的情況下,堅持長期策略目標,承受壓力、展現勇氣,團隊跨越低谷,創造新的成長曲線。

回顧聯發科技迄今的發展,有兩次關鍵轉折。一次是在2001年,儘管當時聯發科技在DVD儲存晶片占有五成市占率,成為所謂的「股王」,仍維持著創業時期的勇氣,毅然投入功能(2G)手機市場,最後在功能手機市場成為全球前三大;但是2010年,聯發科技卻因為想要維持既有的成績,過度專注於現有市場,而錯失了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先機,股價大跌。最後還能在一年半之後重回到全球市占率前三的地位,全靠「放下自我、萃取失敗」全力進行自我改造,才能做到。

這兩次的經驗,讓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重新思索企業長期發展與短期績效的平衡;在《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專訪中,讀者應該也可以發現一位傑出企業領導人的思維轉變,以下為訪談內容: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問(以下簡稱「問」):《哈佛商業評論》全球執行長100強的衡量標準,是執行長任期內股東報酬(調整國家與產業因素),以及市值成長有多麼顯著。你自己對最佳執行長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蔡明介答(以下簡稱「答」):我認為最佳執行長的衡量指標,應該要能兼顧短期利益與長期成長的平衡。然而,就如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在〈資本家的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