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誰能登上企業層峰?

誰能登上企業層峰?

藝術作品:莉莉安娜.波特(Liliana Porter),穿著綠色襯衫的樵夫(Axe Man〔with green shirt〕),2011年,在方塊上的小雕像,7.25吋×6吋×6吋。

高階主管的背景條件與職涯進展,不斷產生變化。本文研究《財星》百大企業的高層,發現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女性主管比率大幅上升;領導人不願將企業交給外來新人,許多公司甚至續用表現不佳的主管來維持穩定。

每個時代都會有屬於那個時代的高階主管樣貌(profile)。一個世紀前,許多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公司,是由創業家領導的,像是創辦了汽車製造公司的亨利.福特(Henry Ford),以及公司被通用汽車(GM)收購的艾佛烈.史隆(Alfred P. Sloan)。到了1920年代,專業經理人在企業之間跳槽,填補高階管理職位。到了1950年代,整個職涯都在同一家公司的員工努力向上爬升,取得最高層職位。

企業高階主管呈現的樣貌不斷演變。我們兩人(卡裴利和哈默瑞)曾為本刊英文版撰寫一篇文章〈登上巔峰的新道路〉(“The New Road to the Top,”HBR, January 2005),文中比較了1980年和2001年《財星》(Fortune)百大企業的每家公司前十大領導人,發現「終身待在同一家公司」的模式急劇減少,而相應出現的是,有愈來愈多在企業內快速晉升的年輕高階主管,而且他們無論待在哪一家公司,任職的時間都較短。本文中,我們把這種分析擴大到2011年。

或許最值得注意的變化,是在人口結構方面。自從我們上回做研究以來,女性高階主管的比率已上升不少,在美國以外地區受教育的領導人比率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