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策略動態競爭觀點下的動態合作分析

動態競爭觀點下的動態合作分析

陳明哲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策略管理學者,他是美國管理學會成立七十年以來第一位沒有在美國接受大學教育的主席。陳教授的動態競爭理論被譽為是能補足波特靜態競爭理論不足的新理論,讓企業更能在動態環境中制定適當的競爭策略,陳教授著有《動態競爭》(Competitive Dynamics ),本刊很榮幸自2012 年7 月號起每月刊載他的專欄文章,他將深入淺出,以豐富生動的例子介紹他的動態競爭理論。

在商業生態系統主導企業經營的時代,競爭與合作的分界愈來愈模糊,透過集體的力量創造客戶價值,以打群架的方式提高勝算機率,已是企業常態。動態競爭因其獨特的中華文化底蘊,視競爭與合作為一體的兩面,因此,它所揭櫫的AMC 模式與MC-RS 架構(請見過去本專欄文章),也可用來分析企業間的合作關係。

傳統競爭分析多僅考量「零和」的競爭模式,動態競爭觀點強調競爭者可以共贏,企業若能洞察客戶隱而未現的需求、在全球市場與產業分工中掌握獨特的定位、具備動態整合的能力,將成為該領域的中堅企業。在這種思維下,競爭者的角色要重新定位;他們不盡然是對立的分食者,而是廠商創新求變的驅動者,彼此間有一種微妙的相倚(interdependent)、甚至協同合作(collaborative)關係。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對峙已近百年,兩家公司先前多採用相互詆毀的方式直接攻擊對手。百事可樂曾經製作一支廣告,一個小男孩從販賣機買了兩瓶可口可樂,不是要喝、而是墊在腳下,目的是為了購買放在高處的百事可樂。隨後,可口可樂也推出類似廣告。然而,1990 年代末期,可口可樂重新審視本身與百事可樂的關係,提出了「有對手才有自己」的競爭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