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結構績效評估:幫自己打分數
績效評估:幫自己打分數
What to Ask the Person in the Mirror
如果想知道自己多年來在事業經營上的表現是好是壞,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暫停一下匆忙的腳步,問自己幾個問題。 不過,答不出來並沒有關係,因為這些問題有沒有答案並不重要,知道要問什麼問題,才是關鍵所在。
大部分成功的領導人都一樣,在事業生涯的初期,會獲得很多指引與扶持;很多人會緊盯著自己,不斷地給予指導和教誨。但隨著你在組織中的位階愈爬愈高,能提出真誠與實用意見的人卻愈來愈少;過了某個時點,你只能自求多福了。現在,你的上司(如果你還有上司的話)不再留意你每天的行事作為,等大家注意到你犯了錯誤,恐怕也為時已晚,回天無力了;當然,他對你的觀感看法同樣也可能無法改變。也就是說,等到管理上的失誤對業績造成負面影響時,通常都已經來不及矯正,難以重回正軌了。不管你是多麼雄才大略,事業如何成功,難免還是會犯錯。而世界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改變,以前行得通的做法,如今不再靈光,但你已經慢慢養成壞習慣,難以改變。我在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服務22年,有機會掌管各項業務,曾和許多企業領導人共事,或從旁協助指導他們。我負責主持公司的資深領導人訓練計畫,也共同主持公司的合夥人委員會(partnership committee)。這個委員會的工作重點,是審查、拔擢和培養董事總經理人才。由於這段工作經歷,加上後來接觸各行各業許多高階主管的經驗,我發現,再怎麼傑出的領導人,也會在事業生涯的某些時刻迷失和掙扎。問題,很基本說出口的答案,很嚇人畢竟,不管是環境、競爭對手,甚至是個人處境的變化,都可能悄悄引領你走上歧途;可惜當局者迷,身在其中實在很難看得清楚。但我還是看到一個事實:那些頂尖領導人具備的關鍵特質,不是懂得如何時時走在正確的路上,而是學會一些技巧,當情況變糟時就能立即察覺,如此才能盡快重回正軌。根據我的經驗,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每隔一段期間,也許是三到六個月(其實只要感覺情況不妙,就應該這麼做),先暫時放下手邊的事情,用誠實的態度問自己一些問題,包括自己現在表現如何,以及可能需要調整哪些做法。這麼做看似簡單,許多人卻常常在回答基本的管理和領導問題後,被自己說出來的答案嚇一跳。我認識一家大型金融服務公司的經理人。有一年,他的年度考評成績出爐後,讓他相當訝異,因為考評凸顯的幾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