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綠色品牌規模成長的十字路口
個案研究台灣個案
Case Study
切入2C市場 vs. 穩定發展2B業務
綠色品牌規模成長的十字路口

Shutterstock.com
蘇思柔成立水霖院,栽種天然有機的香草,製成精油提供給各大高級會所,靠2B業務成長到年營收8,000萬元。蘇思柔逐漸意識到2C的龐大商機,但3年前初試水溫的失敗經驗令她卻步。此時具有豐富海內外行銷經驗的徐智宸主動提出合作,想幫助水霖院建立消費端品牌。另一方面,一路扶持的天使投資人陳健宇則希望專心發展既有業務。眼見內部團隊也開始產生歧見,蘇思柔必須要有所決斷。
晨曦透過薄霧灑落在埔里的山谷,空氣中帶著淡淡的香草氣息。水霖院的契作農阿傑,正彎著腰在田埂間檢視薰衣草的花穗,指尖沾滿泥土。
「蘇姐,這批香草長得不錯,應該趕得上下個月的收成。」阿傑直起腰,對站在田埂邊的蘇思柔開朗地說道。
蘇思柔穿著簡單的防曬外套,手中還拿著一本記錄契作農狀況的小冊子。「謝謝阿傑,品質還是一樣棒。」她欣慰地回應。做為水霖院的創辦人,她感念到,正是這些長年合作的契作農,讓水霖院這個永續香氛品牌能保有穩定品質與獨特精油配方。
「不用農藥、只用天然有機肥和生物護養土壤,一開始真的很辛苦,」阿傑精神煥發,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盯著香草田說道:「有蘇姐你們的指導,我才知道,原來這種有機天然的種植方式,是真的能保留香草最原始的香氣。」
水霖院透過契作模式,不僅穩定供應高品質天然原料,也確保合作農戶能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的150%以上。這些香草不僅只是農作物,更是水霖院一系列產品的靈魂——除了香氣純淨,也具備完整的可追溯系統與細緻的碳足跡紀錄。創立以來10多年,團隊從7人成長到40人,且與8位契作農長期合作且定期收購其香草作物。公司年營收約新台幣8,000萬元,規模雖不算龐大,但水霖院在品質控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