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管理資金與時間壓力下的未來博弈

Shutterstock
張志明與友人共同在美國成立的百鷗生技(BioTech Solutions),開發出領先市場的微創手術內視鏡系統,並取得FDA認證,即將斬獲商機。未料疫情帶來連續衝擊,百鷗生技陷入現金流危機。身為債權人的克萊斯創投建議張志明接受醫療大場索菲亞的併購,但管理層喪失決策權;另一方面,不肯放棄的創業伙伴們希望發起管理層收購,保有創業初衷。張志明必須在48小時內做出決斷……
舊金山灣區黃昏時分,百鷗生技(BioTech Solutions)的會議室內,陽光斜斜穿過落地窗,灑在堆滿報表的會議桌上。在那疊報表的上方,有一張薄薄的通知函。
執行長張志明站在窗邊,雙手交叉抱胸,心裡想的不是他和技術長林達偉最喜愛的技術參數,而是公司目前的困境。他和達偉開發的微創手術內視鏡系統,才剛取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醫材認證,領先市場至少兩年,原本預計要在年底正式上市。幾家大型醫院已經表達高度興趣,訂單洽談也進入最後階段,團隊滿懷信心準備迎接業績爆發。
然而,新冠疫情猝不及防地席捲全球,原本排定的試用手術全面暫停,多數醫院將資源轉向急重症與防疫業務,手術量急劇下滑,訂單紛紛延後甚至取消。團隊過去一年的零件備料也因此堆積在倉庫,資金未能回流,供應鏈付款壓力持續逼近,公司迅速陷入了現金流的危機。
林達偉疲憊地坐在會議桌一角,臉上已無昔日對技術與市場的熱情。對面的財務長凱琳(Karen)則是不發一語,看著投影布幕上的財務報告:目前帳上現金僅剩約90萬美元,每日平均現金流出達3萬美元,而2020年第一季營收僅約45萬美元,季度虧損超過120萬美元。
行銷副總馬克(Mark)一...